
方言。捕魚。《花城》1981年第2期:“由于這水網地帶,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船,每天開基、澆泥、運蔗、刮魚都離不開劃船。”
“刮魚”是一個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指捕魚,常見于水網地帶的方言表達,強調用工具或船隻進行捕撈作業。
語境與用法
該詞多用于描述傳統漁業活動,例如《花城》1981年第2期刊載的例句:“每天開基、澆泥、運蔗、刮魚都離不開劃船”,體現了其與水上勞作的關聯性。
語言特點
屬于地域性詞彙,主要在特定方言區使用,普通話中較少出現。其構詞方式通過“刮+魚”組合,直觀反映動作與對象的關聯。
擴展說明
需注意與“刮鱗”(處理魚鱗的步驟)區分,後者是魚類加工步驟,與“捕魚”無關。
若需進一步了解方言詞彙的演變或具體例句,可參考《花城》原文或方言研究資料。
刮魚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推測(或禀報)風吹浪起、即将來臨的大風暴。它的拆分部首是刂和魚,共兩個部首,總筆畫數為11。
刮魚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當時人們觀察海上情況,通過觀察魚群的行為來判斷即将來臨的風暴。魚在風暴前會躁動不安,淺水區的魚會蹦跳,表示即将發生大風暴。
在繁體字中,刮魚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魚字的“魚”換成了繁體的“魚”,字形更加複雜。
古時候,刮魚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刀的劃線較長,表示刮風的強烈和長久,魚字則更加扁平。
以下是刮魚的用法例句:
1. 看那些魚的蹦跳,好像要刮魚了。
2. 據預報,今晚可能會刮魚,請做好防範措施。
刮魚的組詞包括刮風、刮台風、刮起等。近義詞有刮風、起風等,反義詞有風平浪靜、無風無浪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