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陶的意思、複陶的詳細解釋
複陶的解釋
1.用毛羽制成的禦風雪的外衣。
2.主管衣服之官。《左傳.襄公三十年》:"與之田,使為君複陶,以為绛縣師,而廢其輿尉。"杜預注:"複陶,主衣服之官。"一說,陶,通"繇",謂免役。楊伯峻注:"下文'為绛縣師'則不能兼為晉君主衣服之官。蓋縣師在郊,主衣官在公宮……為君複陶者,為君辦理免役之事,因而為绛縣師。"詳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晉複陶春複陶說》。
3.即蝝。
詞語分解
- 複的解釋 複 (①複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複。往複。 回答,回報:複命。複信。複仇。 還原,使如前:複舊。複婚。複職。光複。複辟。 再,重來:複習。複診。複審。複現。複議。 許多的,不是單一的:重(巒 )
- 陶的解釋 陶 á 用黏土燒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制造陶器:陶冶。陶鑄。 喻教育、培養: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快樂的樣子,使快樂:陶然。陶醉。陶陶。 古同“淘”,洗。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複陶”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種解釋:
1.禦寒的毛羽外衣
在《左傳·昭公十二年》中記載:“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這裡的“復陶”指用毛羽制成的禦風雪外衣。杜預注釋為“秦所遺羽衣也”,說明這是一種秦國進貢的禦寒服飾,常用于抵禦雨雪。
2.主管衣服的官職
《左傳·襄公三十年》提到:“使為君復陶,以為絳縣師。”此處“復陶”有兩種解釋:
- 官職說:杜預認為這是“主衣服之官”,即負責管理君主衣物的官職。
- 免役說:楊伯峻提出“陶”通“繇”,指代免除徭役,後引申為辦理免役事務的職位。
3.即“蝝”
部分文獻(如《漢語大詞典》)提到“復陶”等同于“蝝”,即蝗蟲的幼蟲。不過這一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補充說明
現代詞典(如)中,“複陶”也被解釋為“修複破損陶器”的成語,比喻修複事物或心靈。但這一釋義未見于傳統文獻,可能是現代引申義。
建議結合具體古籍語境選擇合適釋義,若需深入考證,可參考《左傳》及相關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複陶(fù tá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複制、仿制。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它是由“複”和“陶”兩個字組成的。下面将會介紹這兩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複”字的部首是“複”,它有5個筆畫;
- “陶”字的部首是“阜”,它有8個筆畫。
來源:
- “複”字最早是象形字,表示翻轉、重複之意。後來引申為複制、仿制等概念;
- “陶”字最早是象形字,表示陶制陶器的過程。後來引申為制作陶器、陶藝等概念。
繁體:
- “複”字的繁體字是「復」;
- “陶”字的繁體字是「陶」。
古時候漢字寫法:
- “複”字古時的寫法在筆畫上略有不同,但整體形狀基本相似;
- “陶”字古時的寫法在結構上和現代基本一緻,但筆畫的順序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 他把這幅畫複陶了一張,做得非常逼真。
組詞:
- 複制、複刻、複寫、仿制、模仿。
近義詞:
- 複刻、翻摹、模拟、仿效。
反義詞:
- 原創、創新、獨特、真實。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滿足你對《複陶》這個詞的問題!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為你解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