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肥膿 ”。亦作“ 肥濃 ”。厚味;美味。《淮南子·主術訓》:“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文選·枚乘<七發>》:“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 李善 注:“膿,厚之味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夏至先後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醲。” 唐 張籍 《董公》詩:“公衣無文采,公食少肥濃。” 唐 白居易 《寄盧少卿》詩:“ 顔回 何為者,簟瓢纔自給;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肥濃甘脆,世所共珍,使飽而遇之,則食如泥土。”
"肥醲"一詞的釋義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味道濃厚的美味,多用于形容酒類或食物。該詞由"肥"(豐腴)和"醲"(醇厚)組合而成,強調味覺上的濃郁感。
二、字源解析 • "醲"在《說文解字》中本義為厚酒,與"濃"字相通,表示濃度高的液體(《康熙字典》引《唐韻》女容切)。 • 漢代典籍中常與"甘脆"連用,如《淮南子·主術訓》"肥醲甘脆,非不美也",指代美味佳肴。
三、特殊用法 在部分文獻中可寫作"肥膿"或"肥濃",如枚乘《七發》"甘脆肥膿,命曰腐腸之藥",此處以反諷手法警示過度追求美食的危害。
四、相關詞彙 需與"肥硗"(土地肥瘠)和網絡用語"肥鯮"(DNF遊戲角色戲稱)區分,二者雖含"肥"字但語義無關。
注:由于相關網頁權威性差異較大(為字典類權威來源,為普通詞解),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獲取更精準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