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失鬼的意思、冒失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失鬼的解釋

[a rush fellow;harumscarum]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就算我是個冒失鬼,鬧了個煙霧塵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們想想,難道炕上那個黃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兒女英雄傳》

詳細解釋

稱舉動魯莽、輕率的人。《紅樓夢》第八五回:“你瞧 芸兒 這種冒失鬼--﹝ 寶玉 ﹞説了這一句,方想起來,便不言語了。” 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六:“這話又是 冷元 那個冒失鬼說漏了的。”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你老人家放心! 生寶 是個細心人,不是那號冒失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冒失鬼”是一個漢語口語中常用的三字詞語,形容言行魯莽、輕率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指言語或舉動缺乏考慮、行事沖動的人,常帶有調侃或責備的意味。例如《兒女英雄傳》中描寫:“就算我是個冒失鬼……難道炕上那個黃布包袱我就含含糊糊的丢下不成?”

二、來源與用法

  1. 詞源:最早見于清代錢彩的《說嶽全傳》第十回:“冒失鬼!京城地面容得你撒野?”
  2. 結構:偏正式合成詞,由“冒失”(形容詞)+“鬼”(名詞後綴)構成,後綴“鬼”帶有貶義色彩。
  3. 語用:
    • 作主語/賓語:如“這個冒失鬼撞翻了花瓶”
    • 口語中可單獨使用:如“冒失鬼!小心點!”

三、文化延伸

四、典型例句

注:更多例句可參考《漢語課堂》及《查字典》的完整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冒失鬼

冒失鬼是一個常見的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行事魯莽、粗心大意,常常做出一些令人詫異或出乎意料的事情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冒失鬼由冒部和鬼部組成。

冒的部首是冖,總共有2個筆畫。

鬼的部首是鬼,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冒失鬼一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在中國文化中,鬼常常被認為是一種搗蛋和惡作劇的存在。因此,冒失鬼這一詞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行為冒失、不理智的人。

繁體

冒失鬼的繁體寫法為「冒失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冒失鬼被寫作「冒失鬼」。

例句

1. 他真是個冒失鬼,上次在公司會議上居然忘記了帶上資料。

2. 小明跟着冒失鬼一起去旅行,結果迷路了,還差點被騙。

組詞

冒失鬼沒有相關的組詞。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魯莽、粗心、馬大哈。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謹慎、小心、細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