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印的意思、獲印的詳細解釋
獲印的解釋
得到官印,意為得官。《後漢書·黨锢傳序》:“初, 桓帝 為 蠡吾侯 ,受學於 甘陵 周福 ,及即帝位,擢 福 為尚書。時同郡 河南 尹 房植 有名當朝,鄉人為之謡曰:‘天下規矩 房伯武 因師獲印 周仲進 。’”
詞語分解
- 獲的解釋 獲 (獲⑤穫) ò 打獵得到的禽獸:獵獲。 得到,取得:獲得。獲獎。獲悉。如獲至寶。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臧獲。 能得到機會或空閑:不獲面辭。 收割莊稼:收獲。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印的解釋 印 ì 圖章,戳記:印章。印玺。印記。印把子(亦喻政權)。 痕迹: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 * 的一種,全稱“印印錢”)。 用油墨、染料之類把文字或圖畫留在紙、布、器皿等材料上:印刷。排印。印
網絡擴展解釋
“獲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 字面解釋:指“得到官印”,即獲得官職的象征。在古代,官印是權力和職位的憑證,因此“獲印”直接關聯仕途晉升。
二、曆史出處與典故
- 《後漢書·黨锢傳序》記載:東漢桓帝曾拜師于周福,即位後将其提拔為尚書。當時民間流傳諺語“因師獲印周仲進”,意為周福因曾是皇帝老師而獲得官職。
- 延伸背景:此故事反映了古代師生關系對仕途的影響,也暗含對權力任用的諷刺。
三、現代引申含義
- 廣義認可:在非官方語境中,“獲印”可比喻獲得批準、授權或正式認可。例如,項目通過審批、個人取得資格認證等場景均可借用此詞。
四、使用場景
- 曆史讨論:分析古代官職制度或人物傳記時,常提及“獲印”的原始含義。
- 現代比喻:用于描述通過特定途徑(如人際關系、資質考核)取得正式資格或權限。
五、相關辨析
- 與“授印”區别:“授印”強調上級賦予權力,而“獲印”側重被動獲得。
若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具體文獻,可參考《後漢書》原文或漢典網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獲印》的意思
《獲印》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獲得印信或印章。在古代,印信是一種重要的文書籤署工具,用來表示身份、授權或驗證文件的合法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獲印》這個漢字可以拆分為兩個部分:左邊的部首是“⺍”(又稱為“勹”),右邊的部分是“卩”。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來源與繁體
《獲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印章使用。在當時,印章被廣泛地使用于政治、行政和法律等領域,許多文人士大夫希望能夠獲得自己的專用印章作為身份證明。因此,這個詞就誕生了。
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獲印」。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我們知道《獲印》這個詞的古字寫法為「獲印」。當時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古字的筆畫數也與現代字相同,都是9畫。
例句
1. 我的公司終于獲得了營業執照,并且用了一個特别的印章作為标志。
2. 小明參加了比賽,獲得了冠軍獎杯和一枚金牌作為獎勵。
組詞
1.獲得:表示獲得某種東西。
2.印章:指用于蓋章或算術運算等的印信。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獲取、取得。
反義詞:失印、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