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表現怯懦或動搖。 徐光耀 《平原烈火》四九:“不許半道變了心,耍孬種,遭了多大難也得堅持下去。”
“耍孬種”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某人故意表現出怯懦、軟弱或動搖的态度,以逃避責任或挑戰。常用于批評他人缺乏勇氣或擔當。
行為表現
在面臨困難、壓力或需要承擔責任時,通過裝弱、退縮等方式回避問題。例如:面對團隊任務時推脫責任,或在危險情境中畏縮不前。
情感色彩
含強烈貶義,暗含對行為者品格的不滿,如“徐光耀《平原烈火》中提到:‘不許半道變了心,耍孬種,遭了多大難也得堅持下去。’”。
方言屬性
該詞主要在北方方言中使用,結構為“耍(表現)+孬種(懦弱的人)”,強調主動選擇懦弱行為。
如需更多方言詞彙解析,可參考權威詞典網站。
《耍孬種》是一個口語詞彙,常用來形容人行為不端或者行事作風不正。這個詞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不滿或不贊同。
《耍孬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耍(手)和孬(子)。其中,耍的筆畫數是4,孬的筆畫數是7。
《耍孬種》這個詞的源于民間口語,特别是在中國南方地區使用較多。可能最早是用來形容一些人行為不端,做出讓人不滿的事情。
《耍孬種》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耍壞種」。
古時候「耍孬種」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畢竟語言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但大緻意思相似,用來表示對某人行為不端的不滿。
1. 他總是耍孬種,從來不按時交作業。
2. 那個人真是個耍孬種,居然偷了别人的東西。
3. 别和他一起玩,他是個耍孬種,經常捉弄别人。
組詞:耍賴、孬種、耍無賴。
近義詞:耍流氓、耍無賴。
反義詞:守規矩、守信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