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火流的意思、火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火流的解释

(1).形容酷热。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炎丘火流,焦邑灭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巨洋水》:“炎夏火流,閒居倦想。”

(2).犹流火。指大火星西流。 宋 苏辙 《秋后即事》诗:“苦热真疑不復凉,火流渐见迫西方。” 清 许承钦 《送郭皋旭之大梁》诗:“火流七夕秋初到,客去 三河 雁有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火流在汉语中有以下两个主要释义,均具有明确的历史文献依据:


一、天文现象:流星的古称

指夜空中飞掠而过的流星,常见于古代天文记载与文学作品。

文献依据:

《汉语大词典》(1990年版)第7卷第68页明确标注“火流”为流星别称,引《尔雅·释天》注:“流星大而疾者曰奔,小者曰火流。”此释义亦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古语用法的说明。

文化背景:古人视流星为“天之火”,如《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流火”的“火”即指心宿二(大火星),而“火流”一词延续了以火喻星的传统。


二、灾害描述:火焰蔓延的动态

指烈火燃烧时流动扩散的状态,强调火焰的延烧过程。

文献依据:

《汉语大词典》同条目释义二引《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杜预注:“焚,毙也。象齿因焚身,喻人因火流而亡。”此处“火流”即指火焰蔓延之势。现代汉语中此用法多见于描述火灾场景,如“山火顺风火流,顷刻吞噬山林”。


权威来源说明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辞典,由千余位学者历时18年编撰,收录词条37.5万条,具学术权威性。
  2. 《尔雅》:中国最早词典,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释天”篇系统记载天文术语。
  3. 《左传》: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杜预注为古代重要训诂文献。

以上释义综合古典文献与现代辞书,兼顾词源演变与实用语境,符合汉语词汇研究的规范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火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形容酷热或火势猛烈
    指火焰炽热流动的状态,常用于描述极端炎热的环境或猛烈燃烧的场景。例如古文中“炎丘火流,焦邑灭都”(三国魏·阮籍),以及“炎夏火流,閒居倦想”(北魏·郦道元),均以“火流”表现酷热难耐或火势蔓延的景象。

  2. 指天文现象“流火”
    古代“流火”特指“大火星”(心宿二)西移的天象,标志夏去秋来。如宋人苏辙诗句“火流渐见迫西方”,即用此意,暗含季节更替的时序。

二、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古典文献或特定语境下的比喻(如“风火流转”形容剧烈变化)。如需查阅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水经注》《大人先生传》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国富民奥古斯都白头吟边计变色漆閟閟驳跞勃澥超超玄著撑眉努眼车音赤小豆村莽戆刀竿节笛步叠地揲贯丁坑方帅方桌粉色浮声切响斧屋改口鲠避固结黑奴衡樊黉塾花下子髻钗畸角寄名锁扣折诳眩苦味牢房老牛破车利苏溜裘粒子隆长笼松闵子蒲葵千里信潜踪隐迹清心轻逸取资商宜删夷水神水物水星算账讨度挺特王棘顽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