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靡骨的意思、靡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靡骨的解釋

粉身碎骨。《漢書·元後傳》:“兄弟宗族所蒙不測,當殺身靡骨輦轂下,不當以無益之故有離寑門之心。” 顔師古 注:“靡,碎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靡骨”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一、基本釋義

“靡骨”意為粉身碎骨,形容為某種目的不惜付出生命或承受極緻的犧牲。其中“靡”作“碎”解,強調徹底摧毀的狀态。


二、出處與背景

  1. 文獻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漢書·元後傳》:“兄弟宗族所蒙不測,當殺身靡骨辇毂下,不當以無益之故有離寝門之心。”此句表達了對家族忠誠至死的決心。

  2. 注釋補充
    唐代顔師古在《漢書注》中明确注解:“靡,碎也”,進一步說明“靡骨”的構詞邏輯。


三、用法與示例

  1. 古典語境
    多用于描述忠臣義士的犧牲精神,如:“居逆境中,周身皆針砭藥石,砥節砺行而不覺;處順境中,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查字典例句)

  2. 相關詞彙
    與“殺身成仁”“肝腦塗地”等成語類似,均強調極緻的奉獻或犧牲。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詳細的古籍原文或考證,可參考《漢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靡骨

靡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衰頹至極、頹廢不堪。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靡 (mí)和骨 (gǔ)。

靡 (mí)是由青 (qīng)和未 (wèi)組成。青的本義是指顔色鮮豔的青綠色,引申為年輕、朝氣蓬勃的意思。未的本義是指尚未成熟、尚未完成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未成熟、幼稚。

骨 (gǔ)是指人或動物體内的骨頭,也可以引申為本質、根基。

靡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騷客文化。在古代文人雅士之中,追求一種超脫塵俗、藝術情懷的狀态是非常重要的,而靡骨成為了表達這種狀态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靡 (mí)的形狀稍微有些不同,但發音和意義并無差異。

在古時候,靡骨的寫法也稍有不同。在《廣韻》一書中,将靡骨拆成了兩個部分:靡 (mí)和骨 (gǔ)。而在現代漢字中,靡骨被合并為一個字,形狀為靡。

一些關于靡骨的例句有:

他的外表雖然青春靡骨,但内心卻充滿了智慧和沉穩。

這個年輕人已經放棄了所有努力,變得靡骨不堪。

一些與靡骨相關的詞語有:

靡麗、靡費、靡靡之音、骨幹、骨氣。

靡骨的近義詞包括:頹廢、矯揉造作、拘謹。

靡骨的反義詞包括:堅韌、矜持、剛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