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魏鄭的意思、魏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魏鄭的解釋

指 唐 魏徵 。 魏徵 封 鄭國公 ,故稱。 元 耶律楚材 《讀唐詩有感複繼張敏之韻》:“主上 貞觀 聖,官僚 魏鄭 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魏鄭"并非現代漢語詞典中獨立收錄的詞條,它是一個曆史性的合稱,特指中國曆史上兩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

  1. 魏:指魏徵(580年-643年)

    • 字源與基本義: “魏”本義指古代宮門上的台觀,引申為高大、獨立的樣子(《說文解字》:魏,阙也,宮門雙阙巍然高大,故曰魏魏)。作為姓氏或國名(如戰國七雄之魏國、三國之曹魏)使用廣泛。
    • 人物指代: 這裡特指魏徵,唐太宗李世民時期最重要的谏臣之一。他以其直言敢谏、剛正不阿著稱,對唐太宗的政策制定和國家治理産生了深遠影響,被後世譽為“一代名相”、“人鏡”。其言論多見于《貞觀政要》。
  2. 鄭:指鄭國公 房玄齡(579年-648年)

    • 字源與基本義: “鄭”本義指古國名(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後主要用作姓氏或地名(如河南鄭州)。在古漢語中,“鄭”也有鄭重、嚴肅之意(《說文解字》:鄭,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
    • 人物指代: 這裡特指房玄齡。房玄齡是唐太宗李世民最重要的謀臣和宰相之一,因功被封為鄭國公(故常稱“鄭國公”或簡稱“鄭”)。他善于謀劃,精于政務,是“貞觀之治”的主要締造者之一,與杜如晦并稱“房謀杜斷”。

“魏鄭”合稱的含義: “魏鄭”作為合稱,專指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年間的兩位核心輔弼大臣——魏徵和房玄齡(鄭國公)。他們代表了唐太宗朝堂上兩種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此,“魏鄭”并稱,象征着唐太宗統治集團中“诤谏”與“實幹”的完美結合,是“貞觀之治”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後世常以此并稱來概括和贊頌貞觀時期君臣相得、政治清明的局面。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魏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一、指代唐代名臣魏徵

  1. 來源與含義
    “魏鄭”是唐代著名谏臣魏徵的别稱。因魏徵被封為“鄭國公”,後人常以封地簡稱尊稱其為“魏鄭”。例如元代耶律楚材的詩句“官僚魏鄭良”即指魏徵的賢能。

  2. 曆史背景
    魏徵是唐太宗時期的重要政治家,以直言進谏著稱,其事迹多見于《貞觀政要》《魏鄭公谏錄》等文獻。他與唐太宗的君臣關系被視為古代政治典範。

二、作為成語的争議性解釋

部分資料(如、4)提到“魏鄭”為成語,形容“猶豫不決”,并附會戰國時期魏國與鄭國的戰争故事。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曆史文獻或主流辭典,可能為現代網絡誤傳,需謹慎對待。

三、使用建議

以上内容綜合自多來源,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魏徵傳》或《貞觀政要》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貶流表旌别饒風緻滄浪洲幨幨超度齒豁頭童赤繩寸草當衆黩貨馱擔蕃多改物剛銳剛毅旱災耗電量華淫護官符火鋪江田祭蠟淨口錦囊術寖少劇役狼多肉少兩韻詩理折六六鱗旅拒孟公投轄派取盼頭破巢跒倔淺僞七德清要黥陣日新月異乳保删繁笙樂申治識得手谕絲子訴辯桃蕊天開眼天祿閣圖經偓佺縣佰鄉董象房享聘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