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宂筆的意思、宂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宂筆的解釋

亦作“冗筆”。謂詩文書畫中多餘的筆墨。 宋 米芾 《畫史·唐畫附五代國朝》:“山水, 李成 隻見二本:一松石,一山水……松勁挺,枝葉鬱然有陰。 荊楚 小木無冗筆,不作龍蛇鬼神之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資料,“宂筆”一詞有兩種解釋方向,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一、指詩文書畫中多餘的筆墨
該釋義源自宋代米芾《畫史》的記載,強調藝術創作中應去除冗餘部分,如“荊楚小木無冗筆”即指畫作線條簡練。此用法常見于書畫鑒賞領域,體現對作品精煉度的評價。

二、形容豪放潇灑的書寫風格
由“宂”(古代楷書特殊筆畫,形似“田”)與“筆”組合而來,指書法或文字表現出的灑脫氣勢。例如王羲之的書法因奔放風格被稱為“宂筆之宗”。該含義多用于文學或書法評論,描述創作中的情感張揚。

補充說明:

  1. 兩種釋義看似矛盾,實則對應不同語境:前者批判冗餘,後者贊賞風格。
  2. 現代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如藝術評論多用第一種,文學修辭傾向第二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宂筆的意思

宂筆(mǐn bǐ)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祭祀時用來書寫或刻畫祭祀内容的文房四寶。宂指的是神位,筆是一種用于書寫的工具,所以宂筆可以理解為用于祭祀儀式上的書寫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宂筆的部首是宀,宀(mián)是表示房屋的象形字,也是一種常見的漢字部首。它的筆畫數是3畫。

筆的部首是⺮,⺮(zhú)是表示竹子的象形字,也是一種常見的漢字部首。它的筆畫數是6畫。

來源

宂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儀式。在古代,祭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活動,室内有神位,用于供奉神靈。為了記錄祭祀内容,人們使用宂筆進行書寫或刻畫,以便後人進行參考與祭祀活動。

繁體

宂筆的繁體字是「宓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宂和筆的形狀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整體上仍保持着它們的特征。宂可能會寫成「㫃」,而筆可能會寫成「⺜」。

例句

1. 在祭拜神靈時,需要使用宂筆記錄祭祀過程。

2. 師傅用宂筆在神位上繪制美麗的圖案。

3. 這支宂筆是由名師手工制作的,非常珍貴。

組詞

1. 文房四寶:指的是文學創作時使用的四種工具,包括宣紙、毛筆、墨和硯石。

2. 書寫工具:表示用于書寫的各種工具,如鋼筆、鉛筆、毛筆等。

3. 刻畫:表示用刀、筆等工具在物體表面或其他材料上做出畫或字迹,以表現形象或意境。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筆杆、毛筆、書寫筆

反義詞:印章、橡皮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