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试诵我诗一篇或一联,以见黄钟瓦缶,声调同异,则工拙两存乎心,所论6*公平,靡不服矣。”亦作“ 黄鐘瓦釜 ”。 茅盾 《西江月·为新刊<苏联文学>作》词:“形象思维谁好,典型塑造孰优。黄鐘瓦釜待搜求,不宜强分先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黄钟瓦缶汉语 快速查询。
“黄钟瓦缶”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用于比喻高雅优秀与庸俗低劣的事物或人才。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四溟诗话》原文或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用例。
《黄钟瓦缶》是一个成语,意为“黄钟”,是古代一种中型铜钟,具有高昂而激越的音色;“瓦缶”,是古代的一种陶制容器,用于盛贮食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声音的美妙、悦耳动人。
《黄钟瓦缶》这个成语的拆分:黄(⺌)钟(钅乑)瓦(瓦)缶(缶)。
黄钟瓦缶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黄 - 部首:⺌(三点水),笔画:12画
钟 - 部首:钅(金),笔画:8画
瓦 - 部首:瓦(瓦),笔画:5画
缶 - 部首:缶(缶),笔画:6画
《黄钟瓦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黄钟》一诗中,详细内容为:“黄钟瓦鸣,于彼原隰。其鸣也哀,伤心王季。”这句诗形容了黄钟在原野上鸣响的悲凉声音,后来逐渐演化成用来形容声音的美妙。
《黄钟瓦缶》的繁体字为《黃鐘瓦缶》。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黄钟瓦缶的拼音可写作:黃鍾瓦缶。
这里是两个关于《黄钟瓦缶》的例句:
1. 他的歌声如同《黄钟瓦缶》,悦耳动人。
2. 乐器奏起,银铃叮咚作响,宛如《黄钟瓦缶》。
组词:黄钟、瓦缶、黄钟大吕
近义词:悦耳动人、声音动听、金石之声
反义词:刺耳、嘈杂、不悦耳
百下百全抱着旧皇历背恩弃义北裔本枝百世边楼蔽薄别材比灋部单超编吃个虱子留只脚斥仙搭白大连市登高履危第巴跕坠鄂棣鹅绒方广梵神丰剑凤钧隔世官牛龟溺红春教习假署假推嘉勋金城晶天金兰科段宽缮廉乐李杜韩柳珉阶内转暖雾谴累庆门染缯茹古涵今僧祇支收辑水南四末讼刑俗声谈空説有探微锑华同爨投几祥灵相视莫逆销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