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漏的意思、禁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漏的解釋

宮中計時漏刻。亦指漏刻發出的聲響。 唐 陸暢 《宿陝府北樓奉酬崔大夫》詩之一:“人定軍州禁漏傳,不妨秋月城頭過。” 南唐 馮延巳 《采桑子》詞:“畫堂鐙煖簾櫳捲,禁漏丁丁,雨罷寒生,一夜西窗夢不成。” 金 元好問 《秋風怨》詩:“雲間簫鼓夜厭厭,禁漏誰将海水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禁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1.基本含義

2.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意為“禁止洩漏秘密”,強調嚴守機密。但這一用法在古籍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3.文學引用

該詞常見于古典詩詞,如金代元好問《秋風怨》中“禁漏誰将海水添”,借漏刻暗喻時間流逝與孤寂感。

4.使用建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禁漏:詞義、拆分部首和筆畫

禁漏(jìn lòu)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是由“禁”和“漏”兩個字組成。

它的部首分别是“礻”和“氵”。其中,“礻”(示)是傳統部首,表示禮儀、祭祀等意義;“氵”(三點水)是水的偏旁部首,表明與水有關。

禁的筆畫數為8畫,漏的筆畫數為13畫。

《禁漏》的來源和繁體字

《禁漏》來源于中國古代文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的一句話:“今天子之蒐禦典籍,禁漏玩好,期歲會計,歲庶無有缪敝焉。”意思是指國君檢查、保存典籍,嚴禁有遺漏的情況發生。

在繁體字中,“禁漏”保留了簡體字的形狀和意義,沒有發生變化。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禁漏的“漏”字有多種變體形式。比如,西漢時期的寫法是“㞞”,東漢時期的寫法是“囧”,康熙字典中寫作“泆”,而且還有其他的寫法。

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例句:他對工作非常嚴謹,從不會有任何禁漏的情況發生。

組詞:禁令、禁忌、漏水、漏洞

近義詞:防止遺漏、杜絕失誤

反義詞:放任、縱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