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指學宮。 王國維 《海上送日本内籐博士》詩:“豆籩鐘磬瑟琴鼓,何所當年 矍相 圃。”參見“ 矍相 ”、“ 矍圃 ”。
“矍相圃”是一個具有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矍相圃”原指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矍相之地(今山東曲阜)習射的場所,後逐漸演變為“學宮”的代稱。其核心意義指向古代教育、禮儀傳承的重要場所,常被文人用以象征儒家文化或學術殿堂。
典故來源
據《禮記·射義》記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描述了孔子在此地習射并講學的場景。射禮是古代“六藝”之一,兼具軍事訓練與道德教化功能,因此“矍相圃”不僅是習射之地,也是儒家禮樂教育的象征。
地理位置
位于曲阜孔廟西南約120米處,金代泰和四年(1204年)曾由衍聖公孔元措築台紀念。現為曲阜古迹的一部分,承載着儒家文化的曆史記憶。
王國維在《海上送日本内籐博士》詩中提到:“豆籩鐘磬瑟琴鼓,何所當年矍相圃”,以矍相圃暗喻文化傳承的場所,表達對儒學精神的追思。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典故或實地考察,可參考曲阜孔廟的曆史資料。
《矍相圃》是一種中文詞語,意為“勇敢的樣子”,形容人的外表或行為表現出堅強和勇氣。
《矍相圃》由“矍”、“相”和“圃”三個字組成。
1. “矍”字的部首是“矢”,總共有12個筆畫。
2. “相”字的部首是“目”,總共有9個筆畫。
3. “圃”字的部首是“囗”,總共有6個筆畫。
《矍相圃》一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可能是古代有關武将的形容詞的長語或者一些地方方言詞彙的讀音詞義。
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是「矍相圃」。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矗相坡的字形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
1. 他的矍相圃給人一種勇敢和堅毅的印象。
2. 面對困難,他展現出了矍相圃的勇氣,毫不退縮。
矍石、勇矍矍、矍铄、矍铄不已
近義詞:勇敢、堅毅、威武
反義詞:膽怯、懦弱、軟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