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隄防的意思、隄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隄防的解釋

1.攔水的堤壩。《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命百官,始收斂,完隄防,謹壅塞,以備水潦。” 陸德明 釋文:“隄,本又作堤……防,本又作坊。”《商君書·算地》:“藪澤隄防足以畜。”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詩:“河漢注清源,川口隄防決。” 清 唐甄 《潛書·權實》:“泉流,至澤也,不能越隄防而灌溉。”

2.管束;防備。《漢書·董仲舒傳》:“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隄防之,不能止也。” 唐 杜甫 《課伐木》詩:“虎穴連閭裡,隄防舊風俗。” 仇兆鳌 注:“惟虎窺村落,尚須隄防耳。” 元 馬緻遠 《任風子》第四折:“諕的我五魂消,怎隄防笑裡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隄防”是“堤防”的古代寫法,指為防洪而沿水域邊緣修建的擋水建築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堤防是人工建造的土木或混凝土結構,主要用于阻擋洪水、保護沿岸地區。根據,堤防沿河、湖、海或行洪區等水域邊緣修築,是世界上最早的防洪工程之一。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約束水流,防止泛濫成災。

2.曆史背景

古代文獻中,“隄防”已頻繁出現。如《禮記·月令》提到“完隄防,以備水潦”,說明古人通過堤壩治理水患。漢代《漢書》還将其引申為“管束、防備”之意,如“教化隄防之”比喻約束民衆行為。

3.現代分類

根據材料和功能,堤防可分為:

4.核心功能

5.延伸意義

除物理防洪外,“堤防”也用于比喻對風險的預防,如“堤防腐敗”“堤防安全隱患”等,強調防患于未然的理念。

從古至今,堤防既是實體防洪設施,也承載着約束與防範的抽象含義,是水利工程與人文治理的雙重體現。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隄防一詞,意思是指用堤壩或其他方式來防止水患的發生。它的拆分部首是土和阜,總共有11個筆畫。關于它的來源,隄防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言》中,後來逐漸成為了一個固定搭配。在繁體字中,隄防保持了與簡體字相同的寫法。在古時候,隄防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依然是由土和阜組成。例如《集韻·上平聲》中的注解就寫作“埤防”,《廣韻·攻文部》中的注解寫作“抵防”。下面是一個例句:為了保護村莊免受洪水的侵襲,需要加強隄防工作。隄防也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隄垤、隄堤等等。在意義上,隄防可以與護堤、防洪等等類似。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