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稅課的意思、稅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稅課的解釋

(1).舊時稅收機關中分設的部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台省·禦史阿内侍》:“今 崇文門 稅課屬之戶部郎,尚或厲民。”

(2).賦稅。《明史·周王橚傳》:“十四年疏辭所賜在城稅課。” 清 林則徐 《嚴禁中外商民販賣鴉片煙示》:“遊弋各洋,冀得走漏稅課,售賣禁物。” 清 向榮 《金陵攻城及撥兵前往上海片》:“不獨稅課不能徵收,即各屬錢糧率多觀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稅課"是漢語中表示國家財政征收行為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曆史流變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義構成 "稅"字本義指田賦,《說文解字》釋為"租也"(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後引申為國家強制征收的財物。從禾從兌,甲骨文象形為手持禾谷繳納的場景。"課"字原指考核,見《廣雅·釋诂》"課,試也"(來源:《漢語大字典》),後衍生出征收賦稅之意,《舊唐書·職官志》載"凡賦役之制…課役之數"即為此用。

二、制度沿革 作為專業術語,"稅課"在曆代典章中特指國家賦稅體系。明代黃冊制度規定"稅課司"專司商稅征收(來源:《明會典》),清代《賦役全書》将"稅課"細分為鹽課、茶課等專項(來源:《中國曆代賦稅制度考》)。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指代古代稅收制度整體框架。

三、語義特征 相較于單音詞"稅","稅課"強調系統性征收行為,包含稅目設定、征收程式及管理規範等完整制度内涵。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課"作動詞時有"征收賦稅"的義項(來源:《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與"稅"組合後形成具有動态過程性的複合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稅課”是一個曆史性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時期的文獻和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作為稅收機構

指古代稅收機關中分設的部門,常見于明清時期。例如:

二、作為賦稅本身

指需繳納的稅款或稅收項目,強調納稅義務。例如:

補充說明

  1. 詞源解析:“課”在此處為動詞,意為“征收”,與“稅”組合後形成名詞,指代稅收相關事務或機構。
  2. 現代使用:當代語境中較少使用“稅課”,更多以“稅收”“征稅”等詞彙替代,但研究曆史文獻時需注意其特定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朝代稅課制度或案例,可參考《明史》《大清會典》等史料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劇巴比倫擺供百煉操場騁縱遲旆斥疏春吏帝俄東榮發凡廢亡風笈風檣陣馬棼翳附生櫜弓戢矢貢單關征桂漿駭聞憨厚寒營阖胡轟隱惶促皇神惠心将軍樹傫如喪狗類型遼索罹患零悴陋狹羅漢牀路無拾遺駡大街敏博之學盼刀蟠辟青旌全實屈處三木韶舞沙塗雙斧伐孤樹署銜私短宋文蒐采娑羅台憲威禍威綏文曹物競天擇睍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