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兩塊瓢形的竹、木片占卜吉兇。俗稱笃笤。《醒世姻緣傳》第四回:“ 晁大舍 慌了手腳, 嶽廟 求籤,王府前演禽打卦,叫瞎子算命,請巫婆跳神,請磕竹的來磕竹,請圓光的圓光。”
“磕竹”是一種傳統的占卜方式,具體解釋如下:
磕竹指用兩塊瓢形的竹片或木片進行占卜,以預測吉兇。這種習俗在民間被稱為“笃笤”。其操作方式可能與擲筊類似,通過觀察竹片落地後的形态(如正反面)來判斷結果。
該詞可見于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文中提到“請磕竹的來磕竹”,描述了當時人們遇到疑難時求助多種占卜方法的情景。
磕竹屬于中國古代民間信仰的範疇,反映了古人通過自然物或工具尋求決策依據的習俗。類似的占卜方式還有求籤、算命等,多與地域性民俗文化相關。
由于搜索結果均來自低權威性網頁,建議進一步查閱《中國民俗詞典》等專業資料獲取更詳實考據。
《磕竹》是一個中國方言中常用的詞語,主要在南方地區使用。它的意思是跳起來,蹦蹦跳跳地移動。這個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小孩子或者動物活潑地跑來跑去的樣子。
《磕竹》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石和禾。它的總共有11個筆畫。
《磕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以在《爾雅》一書中找到相關記載。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用「磕竹」四個字來表示。
在古代,「磕竹」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寫法為「磕篤」,其中的「篤」指的是竹的一種品種。這個寫法更加貼合詞義和形象,但在現代已經較少使用。
1. 小明帶着滿臉的笑意磕竹地跑進教室,看起來非常開心。
2. 小狗看到飛來的球,毫不猶豫地磕竹跑到球的位置。
3. 孩子們手牽手,歡快地磕竹着前往公園。
組詞:磕頭、竹子、磕磕絆絆、磕破、竹筍。
近義詞:蹦蹦跳跳、歡快地奔跑。
反義詞:安靜、站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