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et by chance;run into sb.] 無意中相遇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詩·鄭風·野有蔓草》
邂逅不如意。——《資治通鑒》
不期而遇。《詩·鄭風·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毛 傳:“邂逅,不期而會。” 唐 裴铏 《傳奇·元柳二公》:“﹝夫人﹞回顧二子曰:‘子有道骨,歸乃不難,然邂逅相遇,合有靈藥相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日旅食蕭寺,邂逅相遇,特敍親禮者,不自序行藏,夫人焉知終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少年大驚曰:‘奈何邂逅相遇,輒以橫逆見加?’” 劉富道 《南湖月》二:“在這靜靜的春夜,唯有月光和稀疏的路燈,陪伴着這一對邂逅相遇的青年男女。”亦作“ 邂逅相逢 ”。 宋 周邦彥 《應天長》詞:“長記那回時邂逅相逢,郊外駐油壁。”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奇遇》:“邂逅相逢意覺濃,新正行車遇英雄。” 呂雷 《海風輕輕吹》:“一陣海風拂過,上星期天在這裡的邂逅相逢,又清晰地顯現在 晶晶 的腦海裡。”
“邂逅相遇”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指偶然、未經約定的相遇,常帶有意外或緣分色彩。其核心含義包含兩點:
該成語承載了中國文化中對“緣分”的重視,尤其在古典文學中常暗示命運安排的相遇。例如《詩經》原句通過邂逅場景表達對理想伴侶的向往。
部分現代用法将“邂逅”泛化為任何偶遇(包括陌生人),與傳統釋義存在偏差,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含義。
邂逅相遇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分别是“邂逅”和“相遇”。
《康熙字典》中,邂逅的部首是辶(辵),總筆畫數是11。其中,“邂”的部首是辵(辶),總筆畫數是10,而“逅”的部首是辵(辶),總筆畫數是11。
邂逅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湯诰》中的“邂遇”。邂指友好相識,逅指偶然相遇。這個詞的含義轉變為意外的相會,增添了一絲浪漫和戲劇性。
在繁體字中,邂逅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邂逅在古代的寫法是邂尤。在篆書中,邂和尤的形狀都有所變化,但含義依然相同。
例句:
1. 我們在旅途中邂逅了一位老朋友。
2. 那對情侶在巴黎的街頭邂逅,然後墜入愛河。
組詞:邂逅者、邂逅緣、邂逅際遇。
近義詞:相遇、相逢、邂逅。
反義詞: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