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曜的意思、五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曜的解釋

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漢 史岑 《出師頌》:“五曜霄映,素靈夜歎。”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外除五曜,内守九精。”《藝文類聚》卷七五引作“外珍五耀”。《文選·沉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三仁去國,五曜入 房 。”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 殷 紂 之時,五星聚 房 。”三仁,指 殷 之 微子 、 箕子 、 比幹 。 房 ,即 房宿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曜”是古代中國對五大行星的統稱,具體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基本定義
    五曜即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稱“五緯”。古人觀測到它們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迹類似織物的橫線(緯線),故稱“五緯”,後因與“五行”對應而稱“五曜”。

  2. 名稱與天文特征

    • 水曜(水星):古名“辰星”,因距離太陽最近,觀測時總在太陽兩側約30度内(一“辰”的間距)。
    • 金曜(金星):古名“太白”,因亮度極高,黎明時稱“啟明”,黃昏時稱“長庚”。
    • 火曜(火星):因顔色熒紅如火焰,稱“熒惑”。
    • 木曜(木星):古名“歲星”,因約12年繞天一周,用于紀年。
    • 土曜(土星):古名“鎮星”,因公轉周期約28年,每年鎮守一宿。
  3. 文化淵源
    五曜源于古代對星辰的自然崇拜,《史記·天官書》記載“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将五星與五行哲學結合。後世文獻如《抱樸子》《出師頌》等也多次提及五曜,用于天文或隱喻。

  4. 擴展含義
    部分文獻中,五曜被引申為“輪流交替”的象征,如職務輪換等場景,但此用法較罕見。

五曜既是天文觀測的産物,也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若需進一步了解各行星的詳細觀測記錄,可參考《史記》《新唐書》等古籍或現代天文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五曜》

《五曜》是指古代中華文化中的五種行星,分别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這些行星在古代被認為與人類的運勢和吉兇有關,因此在占星術、風水等方面被廣泛運用。

《五曜》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曜》的拆分部首是“日”,總共有4個筆畫。

《五曜》的來源

《五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天文學和蔔筮術。人們通過觀察星象和行星運行的規律,将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分别與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對應。

《五曜》的繁體字

《五曜》的繁體字為「五曜」。

古時候《五曜》的漢字寫法

古代的《五曜》在漢字中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五曜」。

《五曜》的例句

他通過研究《五曜》來預測自己的運勢。

與《五曜》相關的組詞

- 星象:以行星的位置和運行規律來預測吉兇的學問。

- 占星術:通過觀察行星和星座來預測人的命運和吉兇。

- 風水:根據山水和方位來布局和改變環境以達到調和氣場、改善運勢的學問。

《五曜》的近義詞

- 五行:指古代中國哲學中的五種基本要素,即金、木、水、火、土。

- 行星:指在太陽系中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

《五曜》的反義詞

- 四季:指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 五常:指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