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禾黍的意思、禾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禾黍的解释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禾黍”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 “禾”指谷类作物的总称,特指粟(即小米),《说文解字》记载“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黍”为古代重要粮食作物,属糜子类,籽实淡黄色,黏性较强,《古代汉语词典》注“黍,亦称‘黍子’,碾成米称黄米”。二者并称时,多泛指粮食作物。

二、引申义项 该词衍生出特殊文化意象,《汉语大词典》收录其“亡国之痛”的典故义,源于《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记载西周大夫目睹故都宫室尽为禾黍所覆的悲怆,后世遂以“禾黍之悲”喻指对朝代兴衰的慨叹。

三、象征体系 在文学作品中,“禾黍”承载三重象征:

  1. 农耕文明象征:如《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箕子过殷墟作《麦秀》诗:“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展现农耕图景
  2. 民生指代:杜甫《兵车行》中“禾生陇亩无东西”,以禾黍长势暗喻百姓疾苦
  3. 历史沧桑意象:许浑《金陵怀古》“楸梧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借植物更迭呈现历史变迁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诗经注析》等权威辞书及经典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禾黍”是一个汉语词汇,包含两层核心含义,兼具自然与文化象征意义:

一、基本含义

指代粮食作物
“禾”与“黍”原指稻谷和黍子(一种黏性谷物),后扩展为对黍、稷、稻、麦等农作物的统称。例如:

二、引申含义

象征亡国之痛与故土哀思
此义源于《诗经·王风·黍离》的典故: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途经故都,见宗庙宫室尽毁,遍地长满禾黍,遂作《黍离》抒发悲怆。后世以此比喻:

  1. 国家衰亡的哀叹:如许浑《金陵怀古》“禾黍高低六代宫”,暗指南朝繁华消逝。
  2. 胜景荒废的感慨:如成语“故宫禾黍”,形容昔日辉煌之地沦为农田的凄凉。

文化意义

“禾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是农业丰饶的象征,又承载着历史兴衰的厚重情感,常见于诗词与典故,兼具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意象。

别人正在浏览...

罢黜百计千方班鹭跋躠坝趾别簿别舍避国采薪超程椿庭鹾策待业保险洞豁都目蠹书客范民丰靘粉泽哥白尼公庙管情贵宦孤零昏惨剌健斗疆里贱子精忠报国渴切窥镜懒困联横撩零栗荴鲤趋龙眉弭服敏覈侔状倾泄轻越热糊散卓绳愆纠违首善之区树敌説好嫌歹数学系太原市天夺之年填列天业贴金通迵宛冯卫从响老享祀袭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