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便溺的意思、便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便溺的解釋

[urinate of defecate] 排除大便和小便

詳細解釋

1.排洩屎尿。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陰府辯詞》:“其家就牀褥作一竅,任其便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珊瑚》:“無何,母以鬱積病,委頓在牀,便溺轉側皆須生。”

2.屎尿。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公》:“大駭,急以器中便溺傾注之。” 許傑 《吉順》下:“一種特别的氣味,是兒童們的便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便溺的漢語詞典釋義如下:


一、讀音與基本釋義

  1. 讀音:biàn niào

    釋義:指排洩尿液的行為。

    出處:《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排洩小便”。

  2. 讀音:biàn nì

    釋義:

    • 動詞義:排洩糞便,如“隨地便溺”。
    • 名詞義:指廁所或排洩糞便的場所,屬古漢語用法,如《聊齋志異》中“便溺皆閉器中”。

      出處:《漢語大詞典》收錄此讀音及雙重含義。


二、語義演變與用法


三、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2016年。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3.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版,2020年。
  4. 《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第12版,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便溺”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可分為生理行為描述和醫學病症兩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動詞用法
    指排洩大便和小便的生理行為,常見于日常用語或公共衛生提示中。例如“不可隨地便溺”,強調文明規範。該詞在古籍中早有使用,如明代《辍耕錄》提到“任其便溺”,即允許自由排洩。

  2. 名詞用法
    也可指排洩物本身,即屎和尿。例如清代《聊齋志異》中描述用便溺驅趕雷公,此處即指尿液或糞便。

二、醫學相關解釋

在醫療語境中,“便溺”常被描述為一種病症,主要指異常排便現象,如腹瀉或急性腸炎症狀:

三、其他延伸

四、注意事項

需根據語境區分其含義:日常表達中多為中性行為描述,醫療場景下則可能指向疾病。若出現頻繁便溺伴隨不適,建議及時就醫。

别人正在浏覽...

柏寝辦造背水陣畚梮抃笑冰銜避眼畢雨箕風玻璃紙不存不濟誠款寵慣崇墉百雉坻堮東封西款都人杜梨飛行管制氛坌割驩公聽并觀骨董飯貴赤衛過磨寒律和顔說色狟狟化性起僞護将淨意金書禁約箕業具眼開擴庫侖粝粱林杪廪增流豔柳蔭秘宇南北選偏險樸簡平心持正挈維期練日月其除乳白三尺枯桐三薰虱處裈中數參鼠遯枉說喂虎割肉痫厥險易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