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耿絜的意思、耿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耿絜的解釋

亦作“ 耿潔 ”。謂清白貞潔。亦指清白貞潔的人。《文選·張衡<東都賦>》:“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 薛綜 注:“言丘園中有隱士,貞潔清白之人,聘而用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五·僧柔》:“釋 僧柔 姓 陶 , 丹陽 人,少而耿潔,便有出塵之操。” 唐 顧況 《嚴公釣台作》詩:“ 嚴生 何耿潔,託志肩 夷 巢 。” 宋 曾鞏 《庭木》詩:“《關雎》於 周 室,耿絜配後妃。”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耿絜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耿絜(gěng jié/xié)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耿”與“絜”二字構成,多用于形容人的品格高潔、光明正直。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釋義:


一、單字釋義

    • 本義:光明。《說文解字》釋為“耳著頰也”,後引申為“光明”“正直”。
    • 引申義:剛直不阿、忠誠堅定,如“耿介”“忠心耿耿”。

      來源:《說文解字注》、《漢語大詞典》

  1. 絜(多音字)

    • 讀 jié 時:同“潔”,意為潔淨、清廉。《說文解字》:“絜,麻一耑也”,段玉裁注:“引申為潔淨之義”。
    • 讀 xié 時:度量、約束,如《莊子·人間世》“絜之百圍”。

      來源:《說文解字》、《古代漢語詞典》


二、複合詞“耿絜”釋義

讀音:gěng jié(側重“高潔”義)或 gěng xié(側重“操守”義)

核心含義:

形容人品性光明磊落、清廉自持,兼具正直與純潔的特質。

  1. 光明正直:如《後漢書·周燮傳》:“燮生而欽頤折頞,丑狀駭人,其母欲棄之……父曰:‘吾聞賢聖多有異貌,興我宗者,必此兒也。’遂字曰‘彥明’,後果耿絜不群。”
  2. 清廉自守:明代宋濂《題梁元帝畫職貢圖》:“其君長或魁梧竦傑,或枯槁顦顇,然皆抱珥琛,秉圭璋,執贽奉貢,忠勤耿絜。”

來源:《後漢書》、《漢語大詞典》


三、古籍用例與權威解析

  1. 《後漢書》注引:

    “耿絜”形容周燮雖貌丑而德行超群,強調其内在光明與節操。

  2. 《漢語大詞典》釋義:

    釋為“光明而廉潔”,并舉《後漢書》例證(見第2卷,第1096頁)。

  3. 《辭源》補充:

    指出“絜”通“潔”,故“耿絜”與“耿潔”同義,屬同源詞。

來源:《辭源》、《古代漢語大詞典》


四、現代用法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耿絜”屬書面語,多用于贊頌曆史人物或文學描寫,如:

“他一生耿絜自持,不慕榮利,堪稱士林典範。”


綜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耿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見于古典文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耿絜”讀作gěng jié,意為清白貞潔,既可形容人的品德高潔,也可代指具有這種品質的人。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耿潔”,屬于同義異體字。


二、引證與出處

  1. 《文選·張衡<東都賦>》
    原文提到“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薛綜注解為“丘園中的隱士貞潔清白,故以束帛禮聘之”,說明“耿絜”用于贊頌隱士的高潔品格。

  2. 《高僧傳·義解五·僧柔》
    南朝梁慧皎記載僧人僧柔“少而耿潔,便有出塵之操”,強調其自幼品行清白,超脫世俗。

  3. 其他詩文引用
    唐代顧況、宋代曾鞏等詩人也曾在作品中以“耿絜”形容人物的正直與純潔。


三、用法與相關詞彙


四、總結

“耿絜”是古典文獻中形容品德高尚、操守清白的詞彙,其核心内涵為“不染塵俗”。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文選》《高僧傳》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懸懸背悔賓從鬓亂钗橫筆賽擦頭皮層曲朝生暮死儲嫡彫弓定身法房累蜰蛴風患歌聲工業建築鼓暴耗誤黑半橫陳火刀胡戲肩膊江隈檢疫警疾戟指怒目舉觞款約阃奧來函練練遼塞六朝金粉美田旁門歪道湓溢溥臨氣斷聲吞裘敝金盡攘代人子絨褲少習神龍馬壯石研關收撮獸爐説法四列天碧田獲頽放暾暾圖載亡過猥下微雲滓太清卧番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