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絜的意思、耿絜的詳細解釋
耿絜的解釋
亦作“ 耿潔 ”。謂清白貞潔。亦指清白貞潔的人。《文選·張衡<東都賦>》:“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 薛綜 注:“言丘園中有隱士,貞潔清白之人,聘而用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6*解五·僧柔》:“釋 僧柔 姓 陶 , 丹陽 人,少而耿潔,便有出塵之操。” 唐 顧況 《嚴公釣台作》詩:“ 嚴生 何耿潔,託志肩 夷 巢 。” 宋 曾鞏 《庭木》詩:“《關雎》於 周 室,耿絜配後妃。”
詞語分解
- 耿的解釋 耿 ě 光明:“山頭孤月耿猶在,石上寒波曉更喧”。耿耿(.光明,如“耿耿星河”;.形容忠誠,如“忠心耿耿”;.心裡老想着不能忘,如“耿耿于懷”)。 有骨氣,剛正不阿:耿介。耿直。耿節(堅貞的節操)。 姓。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 絜的解釋 絜 é 量物體的周圍長度;也泛指衡量:“度長絜大。” 古河名,古代中國黃河自孟津以北所分的九條支流之一。 絜 é 古同“潔”,幹淨。 廉潔。 明亮。 修整;修飾。 筆畫數:; 部首:糸;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耿絜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耿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見于古典文獻,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耿絜”讀作gěng jié,意為清白貞潔,既可形容人的品德高潔,也可代指具有這種品質的人。該詞在古籍中亦寫作“耿潔”,屬于同義異體字。
二、引證與出處
-
《文選·張衡<東都賦>》
原文提到“聘丘園之耿絜,旅束帛之戔戔”,薛綜注解為“丘園中的隱士貞潔清白,故以束帛禮聘之”,說明“耿絜”用于贊頌隱士的高潔品格。
-
《高僧傳·義解五·僧柔》
南朝梁慧皎記載僧人僧柔“少而耿潔,便有出塵之操”,強調其自幼品行清白,超脫世俗。
-
其他詩文引用
唐代顧況、宋代曾鞏等詩人也曾在作品中以“耿絜”形容人物的正直與純潔。
三、用法與相關詞彙
- 近義表達:常與“高潔”“貞潔”等詞并用,如“淵清玉絜”。
- 反義對比:與“度長絜短”(計較得失)等含貶義的成語形成反差。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
四、總結
“耿絜”是古典文獻中形容品德高尚、操守清白的詞彙,其核心内涵為“不染塵俗”。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文選》《高僧傳》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耿絜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光明、清晰和明亮。耿絜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耒」和「結」。耒是一個屬于耒部的部首,它代表農業用具中的犁。結是一個屬于糸部的部首,它代表線或繩。
耿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在古代,字形還沒有完全統一,所以耿絜的古時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繁體字中,耿有可能寫作「耕」,絜有可能寫作「結」。
下面是一些關于耿絜的例句:
1. 他一身白衣,站在陽光下顯得耿絜奪目。
2. 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夜晚裡的耿絜燈光下格外美麗。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耀絜、閃耀絜、宏耀絜等,它們都描述了光明、閃耀的特點。
與耿絜近義的詞有:明亮、清晰、光明等,它們都描述了事物或人的明亮和清晰的特點。
與耿絜相反的意思的詞有:昏暗、模糊、朦胧等,它們描述了事物或人的暗淡和模糊的特點。
希望這個簡短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繼續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