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稱“冀”。在中國中北部、太行山東面,臨渤海。面積1877萬平方千米。人口6420萬(1995年)。清代置直隸省,1928年改河北省。省會石家莊。西北部為高原、山地,東南部屬華北平原。境内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河流域。除最北部外,均為暖溫帶半濕潤區。工農業較發達。工業以紡織和煤炭最為重要。農産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盛産溫帶水果。沿海以産“長蘆鹽”著名。
河北省,簡稱“冀”,是中國省級行政區,名稱源于其地處黃河以北的地理特征。“河”在古代漢語中專指黃河,“北”表示方位,合指黃河以北區域。
地理定位
河北省位于華北平原北部,東臨渤海,西倚太行山,北接燕山山脈,南界黃河(曆史河道),因處黃河下遊以北而得名。
曆史淵源
“河北”作為行政區域名稱始于唐代(設河北道),清代稱直隸省,1928年更名為河北省。“冀”的簡稱源自先秦九州之一的“冀州”,《尚書·禹貢》載“冀州”為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
作為中國重要工業與農業基地,河北省下轄11個地級市,省會石家莊,2020年常住人口達7461萬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
來源參考:
河北省是中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以下從多個維度對其含義進行詳細解釋:
• 簡稱「冀」,源自大禹劃分九州時的冀州。 • 别稱「燕趙之地」,因戰國時期大部分屬燕國和趙國疆域。
•位置:地處華北地區,環抱京津兩市,東臨渤海,西倚太行山,北接内蒙古高原,南連山東、河南兩省。 •地貌: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張北高原)、山地(太行山、燕山)、丘陵、平原(華北平原)、湖泊和海濱的省份。 •面積:18.88萬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介于東經113°27′-119°50′,北緯36°05′-42°40′之間。
截至2024年3月: • 轄11個地級市(含省會石家莊) • 下設167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9個市轄區、21個縣級市、91個縣、6個自治縣。
•農業:重要糧棉産區,主産小麥、玉米、棉花,溫帶水果産量突出。 •工業:以紡織和煤炭為傳統支柱産業。 •交通:作為京津冀經濟圈核心,承擔北方重要交通樞紐功能。
注:人口數據因權威來源未提供最新統計暫未列出,建議通過河北省統計局官網獲取實時信息。
闇野拜節拜石澶湉超卓騁才尺度麤虜寸飈定勢堕城都市獨異于人封護改聘蓋障告燎高擡貴手紅桂化凫黃金骨晦濁火烔将慎蛟革畿丞結伴進參井管拘墟稽沈姬侍巨伯誇詐量算聊爾寮民萌茁鳴镳木镳廿四橋甯考匿曜排布乾命齊镳軀顔容贳桑韋三庭燒金神來之筆神母誰匡睡神四弦曲望風披靡香羅帕宵話小嗓嶰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