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皡天上帝的意思、皡天上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皡天上帝的解釋

猶天帝。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伊水》:“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皡天上帝於此。”一本作“昊天上帝”。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皡天上帝是中國古代典籍中對至高天神的尊稱,蘊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皡(hào)

    本義為潔白明亮貌,《說文解字》釋:“皡,皓旰也,從白臯聲”,引申為光明廣大的天體(即天)。《康熙字典》引《玉篇》:“皡,昊天也”,強調其覆蓋萬物的浩渺屬性。

  2. 指宇宙的穹頂,《說文解字》稱:“天,颠也,至高無上”,既是自然空間概念,亦被神化為主宰之力。

  3. 上帝

    商周時期已出現的宗教概念,《尚書·湯誓》載:“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指統禦自然與人事的至高神祇。

二、複合詞義理解

皡天上帝作為整體概念: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文字學依據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指出:“皡天者,元氣博大之貌”,從字形演變(白+臯)強化其光明義。

  2. 經典用例

    《孟子·離婁下》載:“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事上帝”,反映其作為道德審判者的角色。

四、曆史語境中的定位

該詞多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如《史記·封禅書》載:“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後稷以配天”,表明“皡天上帝”是周代國家祭祀體系的核心對象,後逐漸被“昊天上帝”等稱謂替代,但其内核始終指向華夏文明中的至高神信仰。


參考資料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2. 《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毛詩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中華書局,2011)
  5. 焦循《孟子正義》(中華書局,2017)
  6.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4)

網絡擴展解釋

“皡天上帝”是漢語中的古典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祭祀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及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皡天上帝”指代天帝,即中國古代信仰中至高無上的天神,是宇宙的主宰者。該詞由“皡天”(蒼天、皇天)與“上帝”(天帝)組合而成,強調天神的尊崇地位。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伊水》:“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皡天上帝于此。” 此句描述古代帝王祭祀天帝的禮儀場景。

  3. 字形與讀音

    • 拼音:hào tiān shàng dì
    • “皡”字:本義為光明、廣大,引申為對天的尊稱。在《漢書》等古籍中,“皡天”常與“昊天”通用,如“昊天上帝”即同義詞。

關聯概念

“皡天上帝”是古代對天帝的尊稱,強調其至高無上的神性,多用于禮儀、祭祀語境。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水經注》《漢書》等古籍,或查閱漢典網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挽鮑氣布鼓雷門猜專饞樣充公摧枯翠浪大和湯道德行為抖風蠹克鳳凰饑奮襼瓜牛官仕挂羊頭賣狗肉古詩橫曆洪化洪施回壑蠖屈甲床久湮拘礙決戰開制可甚寬愉良萌面受命蔕内園小兒驽驘女神飄風過耳乾巴利落敲殺窮探窮玄泣詩溽暑三千營折便宜盛況申畫殊隔素館貪悭微殺武城雞物序圬者無蹤銜使嘯吼效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