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使的意思、銜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使的解釋

奉命出使。 晉 陶潛 《<贈羊長史>詩序》:“左軍 羊長史 銜使 秦川 ,作此與之。” 南朝 齊 蕭子良 《谏射雉啟》:“昔 宋 氏遣使,舊列階下; 劉纘 銜使,始登朝殿。” 隋 江總 《辭行李賦》:“敏異 季劄 之聽歌,譽乖 屬國 之銜使。”按, 屬國 ,指 蘇武 。 武 拜為典屬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銜使”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主要含義:

一、基本含義

指承擔使命、履行職責。該詞由“銜”(承擔)和“使”(使命)組成,常用于形容人勇于擔當、積極完成職責的狀态。例如:

二、詳細解釋與曆史用例

  1. 奉命出使
    曆史上多指接受朝廷或上級命令出使他國或地區,如:

    • 晉代陶潛《贈羊長史詩序》提到“左軍羊長史銜使秦川”,指羊長史奉命出使秦川地區。
    • 南朝蕭子良《谏射雉啟》記載“劉缵銜使,始登朝殿”,描述劉缵奉命出使的典故。
  2. 文化延伸
    部分文獻(如)提到該詞也用于描述特殊授權行為,例如對土地頭銜的不可割讓性規定,但這類用法較為罕見且非主流。

三、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詞在權威古籍(如陶潛、蕭子良著作)中均有明确用例,現代使用時可結合語境選擇抽象或具象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銜使》的意思

《銜使》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承擔使命,接受派遣。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銜使》的部首是衣(衣服),總字數為11個筆畫。

來源

《銜使》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出自《左傳·穆公十三年》。其中有一句話:“旌旗蔽野,銜脣膝行。”後來逐漸演變為指承擔使命,接受派遣。

繁體

《銜使》的繁體字為「銜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銜使》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據《說文解字》記載,古時代的寫法是「衎」和「使」。

例句

1. 他被派去外地做一項艱巨的任務,銜使在肩。
2. 在戰争年代,年輕人常常銜使上陣,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組詞

1. 銜接:連接兩個事物或過程,使它們之間的轉變或銜接更加順暢。
2. 使命:指分派或擔負的某項任務或責任。
3. 使者:受派遣傳達消息或執行任務的人。
4. 衣衫:指衣服。

近義詞

接受、接納、受托、受命。

反義詞

拒絕、推辭、婉拒、謝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