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蠖屈的意思、蠖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蠖屈的解釋

(1).形容像尺蠖一樣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三臺妙迹,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 河 北 膠 東之紙。”

(2).比喻人不遇時,屈居下位或退隱。 晉 潘尼 《贈侍禦史王元贶》詩:“蠖屈固小往,龍翔迺大來。” 宋 範仲淹 《依韻和安陸孫司谏見寄》:“相其直道了無悔,寧争蠖屈與鵬騫。” 明 歸有光 《祭方禦史文》:“公孫蠖屈於南宮之試,予亦瓠落於 東海 之濱。” 王闿運 《上征賦》:“儼長大而受侮兮,宛蠖屈于泥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蠖屈”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ò qū,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形态描述
    指像尺蠖(一種昆蟲幼蟲)爬行時身體一屈一伸的形态。尺蠖行動時先收縮後伸展,故“蠖屈”常用來形容彎曲、收縮的狀态。

  2. 比喻義
    引申為人在不得志時暫時屈身隱退,或屈居低位等待時機。這一用法源自《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強調以退為進的處世智慧。


二、出處與例句


三、相關擴展

“蠖屈”常與“求伸”連用為成語“蠖屈求伸”,進一步強調隱忍以謀長遠發展的含義。此外,其反義表達如“龍翔鳳翥”,則象征騰達顯赫。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證或字形解析,可參考《漢典》或《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蠖屈》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蠖屈》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或行為狡詐、奸猾、扭曲。表示一個人或事物不坦誠、不直接、不正直。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蠖屈》的拆分部首是蟲字底邊,其中“屈”是一個獨立的字,有10個筆畫;而“蠖”則是由“蟲”和“屈”組成,總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蠖屈》一詞來源于古代觀察昆蟲的人,通過觀察發現有些昆蟲怯懦、奸猾、扭曲。因此,後來人們借用這個詞形容人的行為或态度。

繁體

《蠖屈》的繁體字寫作「蟣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字形經曆過一些變化。《蠖屈》這個詞在古時候寫作「蟣屈」。

例句

他總是蠖屈地避免直接回答問題。

這個人蠖屈的态度讓人難以信任。

組詞

蠖心蛇蚓、蠖屈猾詐、虛僞蠖狀

近義詞

狡詐、奸猾、心機、陰險、狡黠

反義詞

坦誠、直接、正直、真誠、堅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