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重的露水。 晉 陸雲 《九愍·修身》:“握遺芳而自玩,挹浩露於蘭林。” 唐 孟雲卿 《夜月江行》詩:“扣船不能寝,浩露清衣襟。”
“浩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濃重的露水,常見于古代詩文。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九愍·修身》《夜月江行》等文獻。
浩露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指的是大量的露水。露水是指在夜晚或清晨,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後附着在草木表面的現象。
浩字的部首是水(氵),是由三個筆畫組成。
露字的部首是雨(雨),是由十一個筆畫組成。
浩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詩經·秦風·浩歌》中,有一句“浩浩歌以歸,擊鼓其皮。”其中的“浩浩”一詞傳譯為茫茫、廣大的意思,與浩字相近。而露水作為大自然的一種自然現象,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有所體現,因此将“浩”與“露”合并形成了“浩露”這個詞語。
浩露的繁體字為「浩露」,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浩字的構造是由一個“水”字旁和一個“告”字旁組成,《說文解字》中稱之為“水告從己”。
而露字在古代的寫法為「氵雨」,其中「氵」代表水,與浩字的構造類似,可見兩字的相關性。
1. 清晨,大地上的浩露閃爍着晶瑩的光芒。
2. 一夜之間,草原上的浩露化作了一片銀色世界。
3. 晨光照耀下,荷葉上的浩露閃爍着美麗的光彩。
組詞:浩蕩、浩大、露天
近義詞:滿露、露珠、露水
反義詞:無露、幹燥、缺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