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濃重的露水。 晉 陸雲 《九愍·修身》:“握遺芳而自玩,挹浩露於蘭林。” 唐 孟雲卿 《夜月江行》詩:“扣船不能寝,浩露清衣襟。”
浩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學意境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濃重、彌漫的露水,常用來描繪夜晚或清晨自然環境中露水盛大、清冷的景象。以下是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解析:
濃重廣布的露水
指夜間或清晨凝結于草木、地面,且覆蓋範圍廣、濕度大的露水。“浩”形容盛大、廣闊,“露”即露水。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收錄該詞,釋義為“濃重的露水”。
用例:唐代韓偓《秋郊閑望有感》詩:“楓葉微紅近有霜,碧雲秋色滿吳鄉……浩露煙壅盡,月光閑有餘。” (《全唐詩》卷六八一)
引申為清寒彌漫的自然氛圍
因露水多出現于寒涼時節,“浩露”可隱喻秋夜或清晨的蕭瑟清冷之氣。
來源:《辭海》(第七版)在“浩”字詞條下提及“浩露”用于形容“露水彌漫的寒涼景象”。
古代詩文常借“浩露”渲染寂寥、澄澈的意境:
現代漢語中“浩露”屬書面雅語,多用于詩歌、散文創作。需注意與“白露”“寒露”等節氣詞彙區分:
來源:北京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專題研究》(商務印書館)指出,此類複合詞在文學語境中保留古雅特質。
“浩”字釋義引《玉篇》:“浩,大水也”,引申為“盛大”;“露”字釋義引《說文》:“露,潤澤也”,二者組合強調露水之盛。
共出現“浩露”4次,均用于描寫夜露浸潤的自然場景,如許渾《早秋韶陽夜雨》中“浩露晴方遍,高雲薄未還”。
“浩露”是承載古典審美意象的詞彙,其釋義需結合語境,核心指向盛大而清寒的露水及由此衍生的自然意境。
“浩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濃重的露水,常見于古代詩文。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九愍·修身》《夜月江行》等文獻。
綳拽曾無與二朝參暮禮稱臨叱令粗書大逆大體董一黩倫番地鳳皇兒奉商偾将憤心附抄服度夫遂溝郭寡情海葵海之歌合情合理鶴言闳言高論懷濡花圃佳夕解泰潔澤今不如昔經義金科玉篆金錢蔔九壤觭重痾癢跨火雷火廉稱眉蛾淼渺噴噴香清本犬馬齒乳鉢乳牀觞祝攝屬蝕敗石劍事制腯腯維艱文叙子文雅像意笑不可仰細利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