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裡長亭的意思、十裡長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裡長亭的解釋

古時于道路每隔十裡設長亭,五裡設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裡長亭常為送别之處。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水毒 秦 涇 ,山高 趙 陘 ;十裡五裡,長亭短亭。” 倪璠 注:“《白孔六帖》雲:‘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 宋 蘇轼 《送孔郎中赴陝郊》詩:“十裡長亭聞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 張生 赴京,就十裡長亭,安排下筵席。”《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産立高名》:“ 許晏 、 許普 謝恩辭朝,公卿俱出郭,到十裡長亭,相餞而别。”《白雪遺音·馬頭調·古人名》:“ 崔鶯鶯 ,十裡長亭把 張生 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裡長亭”是中國古代交通與文學中的經典意象,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十裡長亭”指秦漢時期在道路旁每隔十裡設置的亭子,供行人休憩或送别親友。後來逐漸演變為五裡設短亭、十裡設長亭的規制。其名稱源自《白孔六帖》卷九的記載:“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


曆史背景與功能

  1. 交通用途
    長亭最初為官方驿站系統的一部分,兼具傳遞文書、維持治安的功能。行人可在此停留補給,短亭則縮短休憩間隔。
  2. 送别場景
    因靠近城池,十裡長亭逐漸成為古人離别時的主要場所,承載着“長亭送别”的文學意境。

文學意義

該詞頻繁出現在詩詞戲曲中,象征離愁别緒。例如:


現代延伸

如今“十裡長亭”更多作為文化符號,用于形容送别場景或表達對古典意境的追慕。例如在傳統藝術、影視作品中常複現這一意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引用,可參考《白孔六帖》《西廂記》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裡長亭》的意思

《十裡長亭》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相隔甚遠的兩地。它指的是長亭,而亭又有休息、遙遠的意思,因此,這個成語意味着兩個地方相隔甚遠。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裡長亭》的部首拆分為“長亭”。部首“長”有八畫,“亭”有八畫。

來源

《十裡長亭》的來源并無明确的出處。但長亭是中國傳統園林中常見的建築,長亭之間距離一般是較遠的,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的意義。

繁體

《十裡長亭》是《十裡長亭》的繁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長亭的寫法稍有不同。長字的寫法為“長”,亭字的寫法為“亭”。所以完整成語的古代寫法是“長亭”。

例句

1. 她從家鄉趕到城市,渴望見到在十裡長亭相等待的戀人。

2. 這兩個城市相距千裡,如同十裡長亭,令人心生畏懼。

組詞

- 長途:指路程較長,通常表示遠離的意思。

- 長路:指路程長的道路。

- 長情:指情感長久,深厚。

近義詞

- 千山萬水:形容相隔甚遠的兩地。

- 相隔遙遠:表示距離非常遠。

反義詞

- 相隔近:表示距離很近的意思。

- 臨近:表示距離接近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