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賜的意思、命賜的詳細解釋
命賜的解釋
謂君主賞賜;君命所賜。《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愛敬飭盡,命賜備厚。” 漢 班固 《典引》:“乘其命賜彤弧黃鉞之威,用讨 韋 、 顧 、 黎 、 崇 之不恪。” 唐 楊炯 《荊州刺史成公神道碑》:“該備寵榮,兼包命賜。”
詞語分解
- 命的解釋 命 ì 動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救命。逃命。拼命。命脈。性命。相依為命。 迷信認為生來就注定的貧富、壽數等:天命。命相(刵 )。命運(.迷信指生死、貧富和一切遭遇;.喻發展變化的趨向,如“人民一定能掌
- 賜的解釋 賜 (賜) ì 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賜予。賜死。賞賜。恩賜。 敬辭:請賜教。希賜函。 賞給的東西,給予的好處:厚賜。受賜良多。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命賜”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君主或上級的賞賜,特指因君命而給予的恩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詞義:指君主(或上級)對臣子(或下級)的賞賜行為,強調賞賜的權威性和官方屬性。
- 結構:由“命”(命令、君命)與“賜”(賞賜)組合而成,體現“因君命而賜予”的語義關系。
2.古籍出處與用法
- 《漢書》:記載“愛敬飭盡,命賜備厚”,描述臣子因盡忠職守而獲得君主豐厚的賞賜。
- 班固《典引》:提到“乘其命賜彤弧黃钺之威”,指君主通過賞賜象征權力的器物(如紅色弓、黃金斧)來彰顯權威。
- 唐代碑文:楊炯在《荊州刺史成公神道碑》中用“該備寵榮,兼包命賜”贊頌受封者的榮耀與恩賜。
3.現代理解與延伸
- 語境: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中,現代漢語已不常見。
- 單字補充:“賜”單獨使用時,泛指上級對下級的給予,如“賞賜”“恩賜”,并可作為敬辭(如“賜教”)。
4.注意事項
- 該詞具有明确的等級制度背景,需結合古代社會結構理解其内涵。
-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書》《典引》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命賜的意思
命賜(mìng cì)是一個成語,表示神明或上級賜予的命令或指示。該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們接受上級命令而無可奈何,無法違背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命(mìng)的部首是口,總共有5畫。
賜(cì)的部首是貝,總共有11畫。
來源和繁體
命賜這個成語出自《漢書·外戚傳》:“王即位,孔貞、裴後宜為庶政郎,即以皇太子命賜之。”
命賜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命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命賜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例如,賜有時會寫作“施”,賜之前的“太子”可以寫作“太子殿下”。這些變化存在于不同的古代文獻和實踐中。
例句
1. 領導的命賜,我們隻能順從。
2. 老師的命賜,我們必須認真完成作業。
組詞
命令、賜予、接受、上級、無可奈何
近義詞
執行、遵從、聽從、遵守
反義詞
反抗、違背、不從、不聽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