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廢罷的意思、廢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廢罷的解釋

廢除。《宋書·周朗傳》:“又寄土州郡,宜通廢罷。” 宋 蘇轼 《乞罷登萊榷鹽狀》:“官無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決可廢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廢罷"是古漢語複合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及仿古語境中。根據《漢語大詞典》和《辭源》的釋義,該詞包含兩層含義:

  1. 罷黜廢止(《漢語大詞典》第9卷) 指對制度、官職或人事的正式廢除,如《宋史·職官志》記載"元豐改制,廢罷三司使",即撤銷原有財政機構。這種用法常見于古代政治文書,具有強制終止的行政效力。

  2. 荒廢懈怠(《辭源》修訂本) 形容事務被擱置或行為消極,如蘇轼《論河北京東盜賊狀》"農事廢罷,盜賊縱橫",描述因忽視農業生産導緻社會動蕩。此義項側重事物因疏于管理而失去原有功能。

詞源結構上,"廢"取《說文解字》"屋頓也"的崩塌本義,引申為停止;"罷"從網從能,本指解除勞役,二字組合強化終止含義。該詞在《四庫全書》中出現逾1600次,多與職官制度、律令改革相關。

近義詞辨析:"廢置"側重事物存留狀态,"廢止"強調法律效力終止,"罷黜"專指官職剝奪。現代仿古用法可見于曆史小說對話場景,如《大秦帝國》中"廢罷苛政"的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廢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廢除、取消,多用于指代制度、政策或職務的廢止。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廢罷”由“廢”(廢除)和“罷”(停止)組成,強調徹底終止某項事物,常見于古代文獻及現代成語中。例如:

二、曆史用例

  1. 《宋書·周朗傳》
    提出應廢除虛設的州郡行政單位,體現對行政效率的重視。
  2. 蘇轼《乞罷登萊榷鹽狀》
    指出鹽稅政策對官民無益,建議廢止,反映古代經濟改革思想。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現代應用

該詞雖屬古語,但在法律、曆史研究中仍有使用。例如,法學中的“廢罷訴權”概念,即源自羅馬法術語“保羅士訴權”。

五、擴展說明

作為成語時,“廢罷”強調通過權威手段終止某事物,多用于正式語境。其結構符合漢語雙音節化趨勢,類似“改革”“整頓”等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宋書》或蘇轼相關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編内波光藏命乘蜺陳説捶胸頓腳寸利必得淡水湖雕耗兜婁堆垜子獨立惡言風魚高旻工長官練骨力花紋卉衣鹄年昏黝金蜼彜雞栖蹶動康成考據療愁靈璧亂萌落日率爾旅顔緑帻曼漶麻線眠雲卧石邈如曠世明保靡俗扭虧增盈挪蹭擗膺跷奇棋陸忍氣乳臭小兒山胞邵侯視為畏途松茂俗籠騰距蜩甲替夷偎抱小流氓銷铄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