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持。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檄各州府縣電》:“奸擄我婦女,攬攝我政權。”
“攬攝”是一個漢語動詞短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指通過掌握、控制或吸引的方式使人或事物服從自己,核心含義為把持、掌控。該詞由“攬”(抓住、掌握)和“攝”(控制、吸引)組合而成,強調對權力、資源等的全面控制。
字詞分解
語境應用
多用于描述對政權、資源的強力控制。例如曹亞伯《武昌革命真史》中的例句:“奸擄我婦女,攬攝我政權”,指通過不正當手段把持政權。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特定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解析。
攬攝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收取或奪取,并且帶有掌握、控制的含義。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團體對他人或事物的全面掌控和支配。
攬攝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和攵(古代的手勢表示行動或攻擊的象形字),共計12個筆畫。
攬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這是一部中國最早的漢字詞典,攬字的解釋為“才力過人,來者無不挾從”。而攝字則解釋為“防守”。所以攬攝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掌握和防守,具有綜合的控制和支配能力。
攬攝的繁體字為攬攝。
在古時候,攬攝的寫法和現在基本類似,隻是有些部分稍有不同,例如攬的扌部分寫作扏,而攝的攵部分寫作攴。
1. 他攬攝了整個項目,并成功地推動了項目的發展。
2. 這位總經理攬攝了許多公司重要的決策權。
3. 在這個團隊中,他能攬攝每個人的心并獲得了大家的支持。
攬攝的組詞有:掌握、控制、支配、支配權、掌舵等。
攬攝的近義詞有:管轄、主宰、操控、掌管、主導。
攬攝的反義詞有:放手、放任、放松、釋放、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