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塵露的意思、塵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塵露的解釋

(1).微塵滴露,喻事物微小不足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冀以塵露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增輝日月。”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況學仙之士,未必有經國之才,立朝之用,得之不加塵露之益,棄之不覺毫釐之損者乎!” 宋 司馬光 《言遣奠劄子》:“此雖聖明所自知,然臣區區尚欲以塵露之微,助山海之大,庶幾萬一或有所益焉。”

(2).猶言風霜,比喻辛勞。《宋書·謝莊傳》:“陛下今蒙犯塵露,晨往宵歸,容恐不逞之徒,妄生矯詐。” 唐 元稹 《報雨九龍神文》:“是月己巳,刺史 稹 以二從事蒙受塵露,百裡詣龍,為七邑民赴訴不雨。”

(3).塵飛露幹,比喻時間短促。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二:“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塵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1. 比喻事物微小不足道
    該義項以“微塵滴露”為意象,強調事物的渺小或貢獻的輕微。例如曹植在《求自試表》中寫道:“冀以塵露之微,補益山海”,表達以微小之力助益大事的謙遜态度。葛洪《抱樸子》也提到“得之不加塵露之益”,進一步印證此用法。

  2. 借指辛勞或風霜
    此義項通過“塵露”暗喻奔波勞苦。如《宋書·謝莊傳》中“蒙犯塵露”描述君主早出晚歸的勤政,唐代元稹文中“蒙受塵露”則指官員為百姓求雨的辛勞。

  3. 象征時間短促
    以“塵飛露幹”暗喻人生短暫,常見于文學作品。阮籍《詠懷詩》中“人生若塵露”即用此意象,表達對生命易逝的感慨。

該詞多用于古代詩文,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在解析古典文獻時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塵露 (chén lù) 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塵土和露水。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塵”和“露”兩個部首和八個筆畫。其中,“塵”是由“小土”組成的,拼音是chén,表示塵土或灰塵。而“露”則由“雨”和“鳥”組成,拼音是lù,意為露水或露珠。 塵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特别是唐代的詩歌。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塵露常常被用來象征人世間的繁華或人生的短暫,具有一定的意境與寓意。 在繁體字中,塵露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也與現代相似,隻是在字體形狀上略有不同。 以下是關于塵露的例句: 1. 秋夜的花園裡,塵露交織,萦繞着詩人的思緒。 2. 大雨過後,太陽底下閃爍着無數的塵露。 3. 這幅畫所展現的是一幅城市塵露的夜景,給人一種幽靜而美好的感覺。 塵露還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塵露灑掃:指清除塵土、潔淨環境。 2. 塵露凋零:意味着事物短暫的存在或衰敗。 3. 塵露橫流:形容天下為非正統的政權所瓜分。 近義詞方面,可以用“塵土”、“塵埃”來替代塵露。而“露水”和“露珠”則可作為與塵露相似但略微有所不同的詞語。 至于反義詞,常常會說“非塵非露”,意思是既不是塵土也不是露水,指的是某些純潔而無瑕的東西。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