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ngxi Lexicon] 清朝康熙年間,張玉書、陳廷敬等奉皇帝命令編纂的一部字典
康熙字典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間(1710-1716年)由皇帝敕令編纂的漢字字典,張玉書、陳廷敬等學者主持編撰,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官方系統編纂的大型字典,收錄漢字47,035個。
編纂背景與特點
曆史意義
作為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之一,它規範了漢字形、音、義,成為後世字書的重要參考,對漢字研究、文獻考據及文化傳承影響深遠。
其他信息
部分敏感字詞(如“屄”)雖被收錄,但因内容粗俗,實際使用中常被替代或隱晦表達。
如需查詢具體字的釋義,可參考權威古籍或線上版《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一部漢字字典,由清朝康熙年間(1668年至1722年)編纂完成。它是中國曆史上最早、最大、最全面的一部字典,收錄了大約4萬個漢字。
《康熙字典》對每個收錄的字都進行了拆分,包括了字的部首和筆畫數。部首是漢字形狀的分類,而筆畫數則是指書寫該字所需的筆畫數目。
《康熙字典》的主要來源是古代的字書和古籍文獻,包括《說文解字》、《廣韻》、《韻圖》等,以及康熙自己的門客及編纂人員的貢獻。通過廣泛收集和整理漢字的實際用例,該字典擴充了傳統的字典知識。
由于《康熙字典》起初是以繁體字編寫,所以現在的版本仍然以繁體字為主。繁體字在形狀上比簡體字更為複雜,但在發音上兩者是相同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在有所不同。字的構造更為繁複,部分字形也出現了變化。例如,《康熙字典》收錄的字中有一些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或者字形稍有變化。通過研究古籍文獻,我們可以了解古時候漢字的寫法。
以下是《康熙字典》中的兩個例句:
1. “書必備示略,曆者昭世。”(書法的基本規則,曆來為人們所推崇。)
2. “財赀粗陳,錦繡贻厥。”(財富堆積如山,奢侈華美留給後人。)
在《康熙字典》中,各個字的解釋中經常會提到字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以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字義。這些信息對于學習和使用漢字非常有用,可以幫助我們拓展詞彙知識和提高理解力。 其中,“組詞”是指與該字有關的詞語,可以由該字組成。例如,以字“人”為例,與之相關的組詞有“人類”、“人民”等。 “近義詞”是指意思相近或相似的字。例如,字“高”和字“峻”就是“近義詞”,它們的意思都是高大。 “反義詞”是指意思相反的字。例如,字“寒”和字“暖”就是“反義詞”,前者表示寒冷,後者表示溫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