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指一种白色贵金属。据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载, 元封 元年, 浮忻国 贡兰金之泥,谓此金出汤泉,状混混若泥,冶炼后色白如银。当 汉 世,上将出征或使绝国者,多用此泥为玺封。 武帝 以后,此泥乃绝。 清 李质醇 《赠陈省斋》诗:“自此比兰金,不復判薰蕕。”
“兰金”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特征
兰金是古代文献记载的一种白色贵金属,出自晋代王嘉《拾遗记·前汉上》。据描述,其原料为“兰金之泥”,产自浮忻国汤泉,冶炼后色白如银,质地如泥状。汉朝时期,多用于出征将领或外交使节的玺印封泥,汉武帝后逐渐消失。
历史用途
在汉代,兰金泥被视为珍贵材料,主要用于重要文书或玺印的密封,象征权威与尊贵。清代诗人李质醇在《赠陈省斋》中,以“兰金”比喻珍贵事物的不可替代性。
同名人物
现代语境中,“兰金”也指美国首位女性国会议员珍妮特·兰金(Jeannette Rankin)。她于1916年当选,致力于妇女权益与社会改革,其遗产包括成立基金会资助低收入女性接受教育。
科学领域
英文“Rankine”音译为“兰金”,与苏格兰物理学家威廉·兰金(William Rankine)相关,其名用于“兰金循环”(热力学理论)。但此含义在中文文献中较少直接提及。
“兰金”一词需结合语境理解:
兰金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词语,有着丰富的意义。它可以指代金黄色或者金色中呈现的兰花的颜色,也可以表示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或事物。
兰金的拆分部首是“八”和“钅”,其中“八”是为了表示字义而加上的假借部首,实际上并无实际意义。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兰金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兰”源自于古文字形,象征着兰花的美丽和高贵;而“金”则与黄金的贵重和光芒有关。两个字合并在一起,形成了兰金这个新的词汇。
兰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蘭金」。
在古代,兰金的写法与现代有所差异。兰字的古字形是由草字头和北字旁组成,含义依然表示兰花;金字的古字形则更接近于现代的「釒」字形,也表示黄金。
1. 她穿着一袭兰金色的礼服,在晚会上格外显眼。
2. 这幅画用兰金色的调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山水。
1. 兰花:指代具有高雅美丽的兰花。
2. 金黄:描述颜色非常鲜明的黄色。
3. 兰草:古代指代兰花。
金黄、金色、黄金色。
黑暗、灰色、纯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