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婪尾的意思、婪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婪尾的解释

(1).酒巡至末座。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今人以酒巡匝为婪尾。” 唐 无名氏 《河东记·申屠澄》:“有顷,嫗自外挈酒壶至,於火前煖饮,谓 澄 曰:‘以君冒寒,且进一杯,以御凝冽。’因揖让曰:‘始自主人。’翁即巡行, 澄 当婪尾。” 清 朱彝尊 《冬夜同诸子集杜司空斋中》诗:“扬眉且作 吴 下语,婪尾笑卷樽中波。”

(2).最后;末尾。 宋 杨万里 《八月朔晓起趣办行李》诗:“雨后晨先起,花间湿也行。破除婪尾暑,领略打头清。”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賸此时。”

(3).指芍药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 沉初 ﹞有《扬州篠园看芍药》诗云: 篠园 北达 蜀冈 偏,婪尾今看夺众妍。”参见“ 婪尾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婪尾是汉语中具有双重文化意涵的古雅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两个核心义项展开:


一、宴饮习俗中的“婪尾”

指宴席中行酒至最后一杯,或特指宴末所饮之酒。该义项源于唐代酒令文化,“婪”通“蓝”,取“阑”之尽义,“尾”即末尾。

典籍例证:


二、芍药别称“婪尾春”

特指芍药花,因其花期在春末(农历四月),恰似春光的“尾声”,故得名“婪尾春”。

文献溯源:


词源演变考

“婪尾”本作“蓝尾”,见唐代白居易《寒食》诗“三杯蓝尾酒”句。宋人《瓮牖闲评》考:“蓝尾”即“婪尾”,因方言转音所致。两义项均蕴含“终末”核心语义,折射古人以物候喻时序、以酒仪观礼法的文化思维。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清异录》(陶谷,中华书局点校本)

《群芳谱》(王象晋,明代农书)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电子版)

网络扩展解释

“婪尾”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和读音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一、读音辨析

  1. lán yǐ(权威读音):根据古籍及文学术语,当“婪尾”表示诗文末尾追补内容时,“尾”应读作“yǐ”。此读音源于古代汉语,现代较少使用,易被误读为“wěi”。
  2. lán wěi(常见读音):在描述贪婪或酒宴末座时,多沿用“wěi”的读音。

二、核心含义

  1. 文学术语(读yǐ):
    • 指诗文结尾处冗长的追加内容,如《文心雕龙》批评“婪尾成篇,文虽美而不当”。
    • 引申为结构不当的结尾,常用于文学批评领域。
  2. 酒宴习俗(读wěi):
    • 唐代称酒巡至末座为“婪尾”,如“澄当婪尾”指宴饮时轮到末座者饮酒。
  3. 植物别称(读wěi):
    • 芍药花的古称,如“婪尾春”。
  4. 贪婪之义(存疑):
    • 部分词典提及“形容贪得无厌”,但此用法在古籍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用。

三、使用场景

四、常见误区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判断词义,专业领域(如古典文学)优先采用“lán yǐ”读音及对应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不事边幅曹牟场院查田定産承顶尺五纯懿纯正无邪殂殁当事人登躯冻荄斗形纹放马后炮冯国璋凤鷟古谚毫厘丝忽贺双星降格以求机世酒京积雪囊萤妓媵举措隽快铿越空幻旷日持久嫘祖流行性感冒里选龙星鸬吐麦收内邑偏僻品供普遍鱬鰗鱼上善若水上田士林顺退松殿挞楚擡颏唐风绦旋挑刀走戟蜕皮五花诰无藉乌霉霉香醪消坏消豁枵如硝熟斜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