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憤踴的意思、憤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憤踴的解釋

憤發踴躍。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今整飭士馬,憤踴鶴立,冀聞和同之聲,約一舉之期。”《後漢書·度尚傳》:“衆聞鹹憤踴, 尚 勑令秣馬蓐食,明旦,徑赴賊屯。”《三國志·魏志·陳泰傳》:“夜至 狄道 東南高山上,多舉烽火,鳴鼓角。 狄道 城中将士見救者至,皆憤踴。” 唐 柳宗元 《上襄陽李愬仆射獻唐雅詩啟》:“謹撰《平淮夷雅》二篇……庶繼代洪烈,稗官裡人,得採而歌之,不勝憤踴之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憤踴”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合成詞,其語義可從字源及古典文獻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憤”在《說文解字》中釋為“懑也”,指因不滿而情緒郁結,《古代漢語詞典》标注其核心義為“憤怒、怨恨”(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版);
  2. “踴”在《廣雅》中訓作“跳也”,《王力古漢語字典》指出該字可引申為“情緒高漲時的肢體動作”(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版)。

二、複合詞義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萬曆野獲編》,形容“将士聞鼓而憤踴争先”的激昂狀态,現代《漢語大詞典》收錄時解釋為“激憤而奮起之狀”,特指因義憤産生的強烈行動意志(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版)。需要注意的是,該詞在當代口語中已鮮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仿古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憤踴”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基本含義
    拼音為fèn yǒng,意為“憤發踴躍”,指因憤怒或激動而情緒高漲、急于行動的狀态。

  2. 詳細解釋

    • 憤:表示憤怒、激憤;踴:意為躍起、踴躍。合起來形容人因強烈不滿或受激勵後,表現出激昂奮發的行為或心态。
    •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群體(如士兵、民衆)受外界刺激後情緒激蕩、準備行動的場景。例如《後漢書·度尚傳》中“衆聞鹹憤踴”,指士兵聽聞消息後群情激奮。
  3. 使用場景

    • 古代軍事或政治語境:如激勵士氣、描述戰前動員(例:“整饬士馬,憤踴鶴立”)。
    • 現代擴展:可比喻對不公事件表現出強烈抗議或行動決心(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語境)。
  4. 古籍例證

    • 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憤踴鶴立,冀聞和同之聲”。
    • 《三國志·魏志·陳泰傳》:“狄道城中将士見救者至,皆憤踴”。

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權威古籍釋義以“憤發踴躍”為核心,部分網絡釋義(如“躍躍欲試的樣子”)可能存在擴展或通俗化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愛利百年詩冰銷察刻乘除成精出頂大馮小馮搗蛋德淺行薄二空發策飛揚浮躁扶從苟全國車呵雉呼盧懽愛節油羁貫吉呵德進就塊磊廊第累席連綿不絕麗迹鈴縧浏飙買私茫漠漫散射綿憊銘海命戒瞑睫謀道作舍耐心牌軍潑天喬家公青鞋七灣八拐七子羣噪三太紗籠射像止啼十部從事釋旅勢威驷騵嵩構搯擢通譜圍壩緼藉小筆下氣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