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 陵陽子明 。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使五帝先導兮,反 太一 而從 陵陽 。” 裴駰 集解引《漢書音義》:“仙人 陵陽子明 也。”《文選·郭璞<遊仙詩>之六》:“ 陵陽 挹丹溜, 容成 揮玉杯。” 李善 注:“《列仙傳》曰:‘ 陵陽子明 者, 銍鄉 人也,好釣魚,於 涎溪 釣得白魚,腸中有書,教 子明 服食之法。’”
(2).山名。在今 安徽 石台 北。一說在 宣州 城内。相傳為 陵陽子明 得仙之地。《文選·謝朓<郡内登望>詩》:“山積 陵陽 阻,溪流 春穀 泉。” 李善 注引 沉約 《宋書》:“ 陵陽子明 得仙於 廣陽縣 山。”參見“ 陵陽山 ”。
(3).古曲名。《文選·嵇康<琴賦>》:“紹《陵陽》,度《巴人》。” 李善 注:“ 宋玉 《對問》曰:‘既而曰《陵陽》、《白雪》,國中唱而和者彌寡。’” 呂向 注:“《陵陽》、《巴人》,并曲名。”
“陵陽”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涉及神話傳說、地理名稱和古代樂曲三個方面,具體解釋如下:
山名
位于今安徽省石台縣北部,另一說在宣州(今宣城)境内,相傳為陵陽子明得道之地。
文獻佐證:
現代行政區劃
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屬池州市中心鎮之一,但此義項來源權威性較低,需結合官方資料進一步确認。
古代琴曲名,見于《文選·嵇康〈琴賦〉》:“紹《陵陽》,度《巴人》。”李善注引宋玉《對問》稱其為高雅樂曲,與《白雪》齊名。
總結
“陵陽”的核心含義集中于仙人傳說(陵陽子明)和安徽山名,古曲名為引申義項。若需進一步考證地理或文獻細節,建議參考《史記》《文選》等古籍,或權威地方志。
《陵陽》是一個漢字詞彙,一般指代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的一個地名,也可以用來表示該地的特色和文化。
《陵陽》的部首是阝(阜),總共有10畫。
《陵陽》地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因為該地的地貌起伏不平,有很多山丘,因此被稱為陵城;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古代在該地有一座居民生活的小城陵舂,後來逐漸發展壯大成為現在的陵陽。
《陵陽》的繁體字寫作「陵陽」。
在古代,漢字《陵陽》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考證。
1. 我在江蘇常州陵陽出生長大。 2. 陵陽的曆史文化底蘊深厚。
陵陽城、陵陽人、陵陽風光、陵陽文化
常州、鐘樓區
其他地名、其他區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