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枇杷的意思、枇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枇杷的解釋

[loquat] 亞洲的一種常綠喬木,現被栽培于大部分熱帶或亞6*熱帶地區,其果實可用

詳細解釋

1.果木名。薔薇科,常綠小喬木,葉長圓形,花白色,冬花夏熟。實球形或橢圓形,味甜美,供生食,或制罐頭食品。葉可入藥。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杮,亭奈厚樸。”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卷一:“枇杷須接,乃為佳果。一接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遂無核也。” 楊朔 《征塵》:“它的本身更象一顆蟲蝕而腐爛的枇杷。”

2.即琵琶。《釋名·釋樂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參見“ 琵琶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枇杷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枇杷是一種薔薇科枇杷屬的常綠喬木,原産于中國東南部,其名稱來源于葉子形狀類似琵琶樂器。以下是關于“枇杷”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二、形态特征

三、價值與用途

  1. 食用價值
    果實味甘酸,富含果糖、葡萄糖、鉀、鈣及維生素A(胡蘿蔔素含量居水果第三位),可鮮食或制罐頭。
  2. 藥用功效
    • 果實:潤肺止咳、止渴,緩解肺熱咳喘、咽幹煩渴。
    • 葉和核:曬幹後可入藥,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氣之效,枇杷葉制成的茶還能止嘔。
  3. 經濟與文化
    作為蜜源植物和觀賞樹木,枇杷在詩詞中常被提及,如司馬相如《上林賦》,象征自然與人文的結合。

四、名稱考據

“枇杷”與樂器“琵琶”同音,因葉片形似琵琶而得名。古文獻如《釋名·釋樂器》也記載了這一關聯。

如需更全面的植物學或藥用信息,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枇杷的意思

《枇杷》指的是一種水果,原産于中國,也是中國的一種特色水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枇杷》的部首分别是木和木,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

《枇杷》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木》中,意思是形狀像杏的一種樹木。後來逐漸演變為指代這種樹木上的果實。

繁體

《枇杷》的繁體字是「枇」和「桃」的結合體,即「枇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枇杷」的寫法有些不同,按照小篆的寫法為「枇(zhī)⿰木⿱木杏」,意味着結構上是由「木」和「杏」組成的。

例句

1. 他吃了一個枇杷,覺得又甜又香。
2. 這個季節,枇杷成熟了,可以去采摘了。

組詞

1. 枇杷樹:指産生枇杷果實的樹木。
2. 枇杷果:指枇杷樹上結的果實。

近義詞

枇杷的近義詞有:柿子、楊梅。

反義詞

枇杷的反義詞為:橙子、西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