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康甯的意思、康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康甯的解釋

(1).安甯。《書·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 孔 傳:“非我天子奉德不能使民安之。”《漢書·宣帝紀》:“天下蒸庶,鹹以康寧。” 顔師古 注:“康,安也。” 唐 吳兢 《貞觀政要·論政體》:“數年間,海内康寧, 突厥 破滅。”

(2).健康。《書·洪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孔 傳:“無疾病。”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從舅 唐仲俊 ,年八十五六,極康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康甯”一詞的含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身體健康且心靈安甯,常作為吉祥祝福語使用。這一含義源自傳統文化中的“五福”概念(《尚書·洪範》記載“五福”包括壽、富、康甯、攸好德、考終命)。

  2. 出處與古籍引用

    • 最早見于《尚書·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甯”,意為天下安定。
    • 《漢書·元帝紀》中“黎庶康甯”描述百姓平安無病的社會狀态。
  3. 現代用法 多用于書面祝福場景,例如:

    • 節日祝詞:“好夢好運好熱鬧,好人好家好康甯”;
    • 健康提醒:“保持飲食衛生,以身體康甯”。
  4. 姓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康”象征安樂與健康,“甯”代表安甯與平安,組合後寓意性格善良、樂于助人,且有創新精神。根據統計,“康”字在名字中出現約28萬次,“甯”字約61萬次,屬于常見吉祥用字。


提示:若需了解“五福”具體内容或其他延伸文化背景,可參考《尚書》等古籍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康甯

康甯(kāngníng)是一個由“廣”、“纟”、“䒑”、“尤”、“丁”五個部首組成的漢字,總共有15個筆畫。

康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并出現在《說文解字》中。意思指健康、安甯、平和等。康甯可以形容人的身體健康,也可以形容環境、氛圍的安甯。在現代中文中,康甯一詞通常用來寓意和描述健康和平和。

在繁體字中,康甯的寫法略有變化,将原本的“纟”換成了“糸”,即康縉。此外,并沒有其他重大變化。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康甯的表示方式略有不同。早期的書法作品中,康甯的寫法一般為“廣”加上一個細長的豎線,形狀類似“廊”字,因此當時的漢字叫做“廊”。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康甯這個詞的使用:

1. 她的康甯臉龐散發着健康的光澤。

2. 這座小鎮因其康甯的環境而聞名。

康甯的相關組詞有:

1. 康健:指身體健康、安康。

2. 無病康健:形容身體非常健康。

3. 安康:形容安靜、平和沒有疾病或煩惱。

康甯的反義詞是:

1. 病态:指身體或精神上的不健康或不正常。

2. 緊張:形容環境或氛圍緊張、不安甯。

康甯是一個常用的詞彙,用于形容和表達健康和安甯的狀态。無論是用作人的身體健康的形容詞,還是用作環境和氛圍的形容詞,康甯都傳遞出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