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窮經的意思、皓首窮經的詳細解釋
皓首窮經的解釋
直到年老白頭還在鑽研經籍。形容勤勉好學,至老不倦。《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嫁女争花轎釀人命》:“汝父命中本無科第,然念其皓首窮經,子孫當有得科名者。”
詞語分解
- 皓首的解釋 白頭,指老年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後書書;呂強傳》詳細解釋白頭,白發。謂年老。舊題 漢 李陵 《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 窮經的解釋 謂極力鑽研經籍。 唐 韓偓 《再思》詩:“近來更得窮經力,好事臨行亦再思。” 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梁灏八十二作大魁》:“白首窮經,少 伏生 之八歲。” 清 黃宗羲 《陳葵獻偶刻詩文序》:“吾
網絡擴展解釋
“皓首窮經”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形容人年老時仍堅持鑽研經典古籍,體現了對學問的終身追求。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拆解:“皓首”指頭發花白,代指年老;“窮經”意為深入研究經書典籍。合起來表示即使年老仍堅持學術鑽研。
- 引申義:強調終身學習、治學不倦的精神,常用于褒揚學者或勤奮求知者。
二、出處與用法
- 成語來源:出自唐代韓偓《贈易蔔崔江處士》詩句“白首窮經通秘義,青山養老度危時”。
- 語法結構:偏正式結構,多作謂語或定語,含褒義。
- 使用場景:適用于描述學者、專家長期專注研究或教學領域,例如:“王教授皓首窮經,為古籍整理傾注畢生心血。”。
三、注意事項
- 讀音與書寫:
- “皓”讀作“hào”,不可誤讀為“gào”或誤寫為“浩”;
- “經”讀“jīng”,不可讀作“jìng”或誤寫為“徑”。
- 情感色彩:多數語境下為褒義,但部分文獻(如《三國演義》)可能隱含“死讀書而未通曉”的諷刺意味,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四、相關詞彙
- 近義詞:白首窮經、焚膏繼晷、學而不厭。
- 反義詞:一曝十寒(指學習不持續)、身體力行(強調實踐而非鑽研)。
五、補充說明
該成語與“鑽故紙堆”均涉及古籍研究,但“皓首窮經”更突出時間跨度與專注精神,且情感色彩更積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皓首窮經》意思解析
《皓首窮經》是一成語,意指頭發白了,腦子卻并不愚昧,指的是年紀已經老了,但智慧與學識依然豐富。
拆分部首和筆畫
《皓首窮經》可拆分為以下字的部首和筆畫:
- 皓:白字旁(白字部首) + 9畫(9畫),讀音 háo
- 首:頁字旁(頁字部首) + 9畫(9畫),讀音 shǒu
- 窮:穴字底(穴字部首) + 7畫(7畫),讀音 qióng
- 經:網字旁(網字部首) + 10畫(10畫),讀音 jīng
來源
《皓首窮經》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與史慈評事書》。文章中韓愈形容自己年紀已經老邁,但在學問方面卻一直苦心鑽研,不遺餘力地進行學術研究。
繁體寫法
《皓首窮經》是《皓首窮經》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因此《皓首窮經》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然而,該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并未改變。
例句
他雖然已經年事已高,但依然每天鑽研學問,真是一個皓首窮經的學者。
組詞
皓首蒼顔、窮經細目、鑽研學問
近義詞
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博識多能
反義詞
白首不渝、知識貧乏、無所事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