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故的大夫。《左傳·文公十八年》:“先大夫 臧文仲 教 行父 事君之禮。”《國語·周語中》:“昔先大夫 荀伯 自下軍之佐以政, 趙宣子 未有軍行而以政。”
(2).猶先父。《後漢書·逸民傳論》:“先大夫 宣侯 嘗以講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李賢 注:“ 沉約 《宋書》曰:‘ 範泰 字 伯倫 ……薨謚 宣侯 。’即 曄 之父也。” 唐 穆員 《河南洛陽縣主簿鄭君墓志銘》:“君事先大夫以聞禮為業,奉繼太夫人以無違為志,孝也。”
“先大夫”是古代漢語中的稱謂詞,主要有兩種含義:
指已故的大夫
這裡的“大夫”指古代官職,讀音為dà fū。該用法常出現在史書或文獻中,例如《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先大夫臧文仲教行父事君之禮”,意為引用已故大夫臧文仲的言論。類似用法也見于《國語》等典籍。
代稱自己的已故父親
屬于對亡父的尊稱,類似“先父”。例如《後漢書·逸民傳論》中提到範晔稱其父範泰為“先大夫宣侯”;唐代穆員的墓志銘中也有“君事先大夫以聞禮為業”的表述。宋代詩詞中亦常見此用法,如文天祥、梅堯臣等均有相關詩句。
建議參考權威典籍(如《左傳》《後漢書》)或《漢典》進一步考證。
《先大夫》是一個漢語詞語,指的是在古代中國,受封為諸侯或擔任官職的人稱為大夫,而先大夫就是擔任大夫一級官職的人。這個詞語在古代常被用來表示對某位官員的尊稱或敬語。
《先大夫》的拆分部首為立(音“li”),部首筆畫數為4畫。
《先大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封建制度。根據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授有爵位的人被稱為大夫,而先大夫則是指那些被封為大夫一級的官員。這個詞語通常用于對大夫一級官員的尊稱,以顯示對他們的敬重。
《先大夫》的繁體字寫作「先大夫」。
在古時候,「先大夫」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代的寫法是「先大」上加起首的夫。不過,現代常用的寫法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固定的整體。
以下是一些使用《先大夫》的例句:
與《先大夫》相關的組詞有:
與《先大夫》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與《先大夫》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