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嚴或過寬。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是立義選言,宜依經以樹則;勸戒與奪,必附聖以居宗。然後銓評昭整,苛濫不作矣。”
“苛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ē làn,其核心含義指寬嚴失度,即對人或事物的要求、評判存在“過嚴”或“過寬”的極端情況,缺乏適度的标準。以下是詳細解析:
總結來看,“苛濫”強調處理問題時需避免極端化傾向,追求平衡與適度。其内涵既適用于個人行為,也常見于制度設計和社會評價體系。
苛濫這個詞通常指某種規定、要求或待遇過于嚴厲、嚴苛,甚至有些過分。它可以用來形容某種待遇、規定或法律過于嚴苛,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難。
苛濫這個詞由苛和濫兩個字組成。
苛的部首是艸(草),由12畫組成。
濫的部首是氵(水),它是一個獨立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的意思。水的部首氵是一個豎而又有末端彎曲的一畫。
苛濫這兩個字的總筆畫數是15畫。
苛濫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周易·系辭傳》。在古代,苛濫的意思是對待人民過度嚴厲,使人民難以忍受。如今,苛濫這個詞仍然廣泛使用,形容對待人民或制度規定過分嚴苛。
在繁體字中,苛濫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發生改變。
在古代,苛濫的寫法略有不同。苛的古代寫法是“呵”,表示嚴厲的意思。濫的古代寫法是“瀾”,表示水流湍急、泛濫。
1. 這個公司的工作制度太苛濫了,幾乎沒有任何彈性。
2. 這個法律對小商人太苛濫了,幾乎無法生存。
1. 曹苛: 形容對待人民或下屬嚴苛無情。
2. 苛政: 指政府行為苛刻,壓迫民衆,使其難以忍受。
1. 嚴苛: 形容要求或待遇過于嚴厲、嚴格。
2. 刻闆: 指規定或要求死闆,不容變通。
3. 嚴格: 指對待事物或人要求準确、細緻,不容有誤。
寬容:相反于苛濫,表示對待事物或人寬容、不刻闆。
靈活:相反于苛濫,表示對待事物或人靈活、有彈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