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衰老疲困。《後漢書·馮衍傳下》:“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 李賢 注:“曳,猶頓也。” 宋 王安石 《乞退表》:“況于疲曳,加以瞀昏,若由昧冒而無慚,其必颠隮而不救。”
(2).指衰弱困頓。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我行感衰疾,腰腳增疲曳。”
(3).勞苦困頓。《晉書·王述傳》:“又 江州 當泝流數千,供繼軍府,力役增倍,疲曳道路。”《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元年》:“如此,非特我兵趨疾疲曳,有堕賊掩伏之虞,彼又将分兵擣虛以襲我矣。”
“疲曳”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í yè,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疲勞至極,行動艱難
核心含義指身體或精神極度疲勞,導緻行動遲緩、難以正常活動。其中“疲”指疲倦,“曳”指拖拽,引申為行動困難。
例句:
衰老疲困
形容因年老體衰而精力不足的狀态,如《後漢書·馮衍傳下》中“年雖疲曳”即表此意。
勞苦困頓
強調因長期勞累或困境導緻的整體衰弱,如《晉書·王述傳》中“疲曳道路”描述行軍勞苦。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文獻來源。
《疲曳》是一個描述疲憊和勞累的詞語。它形容人們因為長時間的體力或精神消耗而感到疲倦和無力。
《疲曳》的部首是疒和曳,分别代表“疾病”和“拖行”的意思。疒部在字的左邊,曳部在字的右邊。它的總筆畫數為11。
《疲曳》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沒有明确的文獻記錄。它可能是通過類似的意義和發音的其他漢字組合而成。例如,“疲”表示疲倦和疲勞,“曳”表示拖行和行走。兩者合在一起形成了“疲曳”這個詞。
《疲曳》的繁體字是「疲曳」。
由于《疲曳》這個詞的來源複雜且模糊,沒有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記錄。
1.他整天工作到深夜,疲曳不堪。
2.考試前的連續學習讓他感到疲曳。
3.經過一天的戶外勞動,他的身體感到疲曳。
疲勞、曳步、疲乏、勞累、疲倦、勞動
疲憊、困倦、筋疲力盡、無力、疲敝
精力充沛、精神煥發、活力四溢、神采奕奕、精力旺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