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鞍勒的意思、鞍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鞍勒的解釋

鞍子和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籠頭。《漢書·匈奴傳下》:“安車一乘,鞍勒一具。”《宋史·儀衛志六》:“先是,禦馬以織成帊覆鞍勒,今後以 廣 絹代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其狀真騾真馬也,惟被以鞍勒,則伏不能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鞍勒”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ān lè,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釋義

鞍勒指鞍子和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籠頭,是古代馬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


二、構成與功能

  1. 鞍:通常由皮革或木質制成,起固定騎乘者、分散壓力的作用。
  2. 勒:包含嚼口(金屬制,置于馬嘴中)和缰繩,通過拉扯缰繩傳遞指令,實現對馬匹的控制。

三、曆史文獻中的使用

該詞在古代典籍中多次出現,例如:


四、其他信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馬具形制,可參考《漢書》《宋史》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鞍勒的意思

鞍勒是一個表示馬背上的馬鞍和馬勒的詞語。它通常用于描述馬鞍和馬勒之間的連接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鞍勒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革部和乙部。其中,革部表示皮革,乙部表示一種細小的東西。根據部首的組合,我們可以推斷出鞍勒的意義與馬具有關。

鞍勒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

鞍勒是一個古代漢字,源于古代的馬具制作。馬鞍是用來安置在馬背上供人騎乘的裝備,馬勒則是控制馬匹行動的工具,鞍勒則是連接馬鞍和馬勒的零部件。

繁體

鞍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鞍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鞍勒的寫法有所不同。古代的拼音寫法為「am nike」,表示鞍勒的發音。

例句

1. 他小心地調整着鞍勒,确保馬鞍牢固地固定在馬背上。

2. 我們需要檢查一下鞍勒的磨損情況,以确保它的安全性。

組詞

1. 馬鞍:表示安放在馬背上供人坐騎的裝備。

2. 馬勒:表示用來控制馬匹行動的工具。

3. 馬具:表示用于制約和控制馬匹的各種用具的總稱。

近義詞

馬缰、缰繩、馬勒

反義詞

鞍缺、勒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