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溫陶的意思、溫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溫陶的解釋

晉 溫峤 、 陶侃 的并稱。 晉 成帝 時,二人以協同平息 蘇峻 叛亂而齊名。《梁書·張緬張缵傳論》:“ 瓚 不能葉和藩嶽,成 溫 陶 之舉,苟懷私怨,構隙 瀟 湘 ,遂及禍於身。”《周書·文闵明武宣諸子傳論》:“是以 齊 晉 帥禮,鼎業傾而復振; 溫 陶 釋位,王綱弛而更張。”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溫陶”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1. 曆史人物并稱
    指晉代名臣溫峤與陶侃的合稱。兩人在晉成帝時期(326-334年)合作平息了蘇峻之亂,因功績顯赫而被後世并稱。這一用法多見于史書,如《梁書》記載:“瓚不能葉和藩嶽,成溫陶之舉”。

  2. 成語比喻義
    作為成語時,“溫陶”由“溫暖”和“陶鑄(熔爐)”組合而成,比喻良好環境對人才的培養作用。此義項源自《左傳·僖公十三年》中“無為而治者溫陶也”,強調通過溫和治理營造社會發展的土壤。


注意:兩種解釋的文獻來源不同,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曆史人物并稱的用法多見于魏晉南北朝史料,而比喻義則側重哲學或文學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溫陶

溫陶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溫和和陶醉。溫和指性情溫和、溫暖親切,陶醉指心情愉悅、沉浸其中。因此,溫陶一詞形容一種溫暖、舒適的心境,使人感到滿足和幸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溫陶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水部和阝部,其中水部作為左邊的部分,表示與水相關的事物,而阝部作為右邊的部分則表示防禦、阻隔。這個詞總共包含12個筆畫,其中水部占據7個筆畫,阝部占據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溫陶》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小雅·大東》:“有溫有陶,有依有載。”其中的“溫陶”是用來形容恩愛和親密的關系。在古代,這個詞也常被用來描述溫暖的氣候和柔和的風情。在繁體字中,溫陶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溫陶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根據古籍記載,早期的溫陶可能寫作“溫悼”或“溫掉”。然而,這些寫法逐漸被簡化為現代的溫陶。

例句

1. 在這個溫陶的環境中,我感到非常放松和舒適。

2. 大自然的美景讓我感到溫陶,仿佛心靈得到了洗滌。

3. 這首歌的旋律真是溫陶人心,聽了讓人沉浸其中。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溫暖、溫馨、溫情、溫軟。

近義詞:愉悅、舒適、惬意、幸福。

反義詞:寒冷、不悅、痛苦、不幸。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