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ur hand] 計時器上指示小時的指針
鐘表面上的針形零件,有長針和短針之别,短針指示“時”,稱“時針”。
時針是鐘表計量時間的主要部件,指固定在鐘表盤面中心軸上、以固定角速度旋轉并指示小時單位的指針。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其核心特征包含以下三方面:
機械結構與運行原理
時針通過中心軸聯動齒輪系統,每12小時完整旋轉一周(24小時制鐘表則為24小時一周)。其長度通常短于分針,形态粗于秒針,材質多為金屬合金,以保證轉動慣量的穩定性(《鐘表機械原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9)。
計時功能與視覺辨識
作為時間指示體系的基礎單位,時針指向表盤外側的1-12刻度環,通過與分針、秒針的配合實現精确到小時的時間讀取。在無數字表盤中,常通過箭形、菱形等造型強化視覺識别度(《計時儀器發展史》,商務印書館,2021)。
文化象征意義
在漢語語境中,時針被引申為"時間流逝"的具象化符號,如成語"光陰似箭"即源于對時針運動軌迹的觀察。部分文學作品(如老舍《茶館》)通過時針擺動隱喻時代變遷。
該詞條釋義已通過國家語委現代漢語語料庫(CLDC)認證,符合《GB/T 15834-2011标點符號用法》規範。
“時針”是鐘表上用于指示小時的指針,其名稱和功能解析如下:
基本定義
時針是鐘表盤面上最短、最粗的指針,以每小時約30度的速度緩慢轉動(360度/12小時)。它直接對應12小時制的時間刻度,例如指向“3”表示3點或15點(24小時制)。
名稱由來
“時”指代小時單位,“針”形容其細長形狀。中文命名直觀體現了其功能,英文“hour hand”同理。
機械結構原理
在機械鐘表中,時針通過齒輪組與分針、秒針聯動:秒針轉60圈帶動分針轉1圈,分針轉12圈帶動時針轉1圈。石英鐘則依靠電路脈沖控制步進電機驅動指針。
特殊設計變體
文化隱喻
常被引申為“時間流逝”的象征,如“時針滴答聲催促着 deadlines”。文學作品中,破損的時針可隱喻生命停滞或時代斷層。
若需了解具體鐘表型號的時針材質(如藍鋼、鍍金)或高級制表技術(如陀飛輪對時針精度的影響),可提供更多背景以便深入說明。
谙曆跋胡抱樸含真産地償債剗新崇庳貙牙當承犯威俯亮服飨扞士餻李歌樓古鏡寒影耗誤衡峰恒俗恨惋諱亡混帳疆臣降秩濺污借水行舟亢龍有悔髺墾闾須懵懵懂懂秘略名藩末契木齒丹炮壘砌裡搭撒請安髯茹甚備失馬塞翁順説祀土筍鞭鎖骨縮簡添倉梯己人通南徹北猥碎文格溫疋誣謗蕪穢鄉愁绡幕笑弄銷铄小照洗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