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決洩的意思、決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決洩的解釋

亦作“ 決洩 ”。除去壅塞,排放積水。 晉 陸雲 《答車茂安書》:“火耕水種,不煩人力,決洩任意,高下在心。” 晉 束晳 《廣農議》:“雲雨生於畚臿,多稌生於決洩。” 唐 劉禹錫 《高陵縣令劉君遺愛碑》:“決洩有時,畎澮有度。” 宋 歐陽修 《論水入太社劄子》:“及差兵匠併力先且決洩,戽出積水。”


見“ 決洩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決洩”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角度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決”本義為開通水道,引申為疏導、排除,如《孟子·滕文公上》中“決汝漢,排淮泗”;“洩”則指液體或氣體排出,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二字連用構成“決洩”,通常指通過人工或自然方式疏導積滞的水流,例如《水經注·沔水》載“陂水決洩,其澤薮在丘”,描述水利工程中蓄水與洩洪的調節機制。

該詞在古文獻中也用于抽象表達,比喻對事物積壓狀态的解除。明代《農政全書》提到“溝渠決洩以時,則旱澇無虞”,強調通過系統性疏導達成平衡狀态。現代語境下,“決洩”更多保留書面語特征,常見于水利、環境等專業論述中,如《中國水利百科全書》闡釋其為“通過人工措施實現水體的可控排放”。

詞義關聯方面,“決洩”與“疏浚”“排澇”構成近義關系,反義詞則為“壅塞”“阻滞”。其構詞邏輯符合漢語“動補結構”特征,前字表動作,後字表結果,這一構詞法在水利術語中尚有“沖決”“潰洩”等同類詞彙。需注意的是,該詞與“決瀆”(出自《黃帝内經》)存在語義差異,後者專指人體三焦的水道功能。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
  2. 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
  3.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決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水利、排水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決洩”指除去壅塞、排放積水的行為,常見于古代農業或防洪工程中。例如通過開鑿溝渠、疏通河道等方式排除積水。

2.古文出處與用法

3.異體寫法

“決洩”也寫作“決洩”,如歐陽修《論水入太社劄子》中記載“決洩”用于排出太社積水。

4.詞源解析

“決”本義為沖破堤岸(如“河決酸棗”),後引申為疏通;“洩”指液體排出,二者結合強調通過主動措施排除障礙、疏導水流。

5.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中的以下語境:

“決洩”是一個具有工程實踐色彩的動詞,反映了古代對水資源管理的智慧。其含義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水利史或古籍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心報應鬓朵冰解壤分草帚兒弛高骛遠初唐從軍行錯落不齊雕捍獨懷覩始知終督統非生産勞動富重告竣根據槃互根指數句望雚筋合土環肥燕瘦喚問畫橋回顧互為表裡賤隸交龍緝訪伋然舉鼎絕脰連亘利息杪黍明糚目成平津邸平展僻澀清吹青瑣闱球衣榷商人理三五夕三衣韬力阗繁痛湔宿垢推計吞牛瓦塼威刑無底洞骛利誤文校刀手下生活嶰谷邪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