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踞蹲的意思、踞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踞蹲的解釋

蹲坐。《後漢書·烏桓傳》:“父子男女相對踞蹲。”《歧路燈》第六五回:“ 吳虎山 、 尚騰雲 領着一起賭犯……俱帶鐵鎖,在儀門外獅子旁邊踞蹲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踞蹲”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蹲坐,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釋義
    指雙腿彎曲、臀部不着地的姿勢,常帶有隨意或非正式坐态的特點。拆解單字:

    • 踞:本義為蹲或坐,如“龍盤虎踞”;也有占據之意,如“久踞山寨”。
    • 蹲:指屈膝下坐但臀部懸空的動作,如“兩人踞蹲着談話”。
  2. 古籍用例

    • 《後漢書·烏桓傳》記載:“父子男女相對踞蹲”,反映古代北方民族的日常坐姿。
    • 清代小說《歧路燈》第六五回描述賭犯“在儀門外獅子旁邊踞蹲着”,體現非正式場合下的姿态。

二、現代延伸

部分低權威資料(如)提到該詞被引申為傳統養生或武術動作,強調挺直脊柱、調節呼吸等。但此類說法缺乏古籍或權威文獻佐證,需謹慎參考。

三、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使用時需結合語境,避免與“盤坐”“跪坐”等類似動作混淆。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踞蹲》的意思

《踞蹲》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人或動物騎坐或蹲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踞蹲》由兩個字組成:踞(jù)和蹲(dūn)。

踞的部首是足,總筆畫數為13。

蹲的部首是足,總筆畫數為14。

來源和繁體

《踞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列子·季氏》:“此其性不仁,蹲踞則不腳,騎栗則不鞍。”意思是指人的行為不符合禮儀規範,不拘禮法而自由行動。

《踞蹲》的繁體字為「躍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踞蹲》在古時候的寫法為「跽蹲」。

例句

1. 他坐在椅子上,優雅地踞着。

2. 村裡的老人常常蹲在門前曬太陽。

組詞

踞迹(指留下明顯的足迹)、蹲伏(指守候在某處)。

近義詞

跏趺(指以跪坐的姿勢)、騎踞(指翹首坐在高處)。

反義詞

端坐(指莊重而正直地坐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