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邦寄的意思、邦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邦寄的解釋

國家的托付。 唐 孫逖 《授裴敦複刑部尚書制》:“門下六卿分職,朝選猶難;三典佐主,邦寄尤重。” 宋 梅堯臣 《送閻中孚郎中知磁州》詩:“持麾邦寄重,歌袴民欣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邦寄”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國家的托付,通常指對國家事務或責任的重大承擔。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1. 唐代文獻:
    孫逖在《授裴敦複刑部尚書制》中提到“邦寄尤重”,意指刑部尚書一職對國家責任重大。
  2. 宋代詩詞:
    梅堯臣在《送閻中孚郎中知磁州》中用“持麾邦寄重”形容官員受國家重托治理地方。

語境特點

該詞多見于古代公文或詩詞,強調官員或職位與國家治理的緊密關聯,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擴展參考

若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可查閱滬江線上詞典(來源2)及漢典(來源6)的詳細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邦寄(bāng jì)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邦(bāng)是一個拆分部首,它表示國家或國家的領土。寄(jì)是第二個部分,它表示發送或傳遞的意思。 邦寄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邦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是由兩個部首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代表戈字旁,表示兵器;另一部分是代表方字旁,表示方形。這些象形文字的意義融合,形成了表示國家和領土的邦字。 寄這個字在古代漢字中寫作「舄」,字形上面是「舟」,下面是「歩」,表示在船上行走的意思。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演變,「舄」逐漸被「寄」所取代,并且變得更加簡化。 在繁體字中,邦寄依然保留着原始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 邦寄這個詞在古代可以用來形容君主派遣使者或者郵遞信件的情況。例如,古文中有這樣的句子:“邦寄遠使者,傳遞君主的命令。”這裡的邦寄表示派遣來自其他國家的使者。 與邦寄相關的組詞包括寄信、寄望等,這些詞語都與傳遞或期望有關。與邦寄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派遣、郵寄等,都指向發送或傳遞的動作。反義詞則可以是收到、保留等,表示接收或保留的動作。 總結起來,邦寄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發送或傳遞的意思。代表國家和領土的邦字拆分成兩個部首,寄字則表示在船上行走。這個詞語可以用來形容派遣使者、郵遞信件等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