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毖勅的意思、毖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毖勅的解釋

告誡。 清 周亮工 《黃母周宜人七秩序》:“胸有成略,足以應當世之所求,似無煩宜人之毖勅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毖勅”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目前未在權威典籍或常用詞典中檢索到直接的解釋。但可以嘗試拆分字形并參考單字的含義進行推測:


  1. 讀音為bì,本義是謹慎、小心,常見于古漢語。例如《詩經·周頌·小毖》中“予其懲而毖後患”,意為“我要懲戒過去并謹慎防範後患”。此外,“毖”也引申為告誡,如《尚書·畢命》中的“毖殷頑民”,即指告誡殷商遺民。


  2. 讀音為chì,是“敕”的異體字,表示帝王自上而下的命令、告誡。如“敕令”“敕封”等。其核心含義是權威性的指令,常見于古代公文或宗教文獻(如道教符咒)。

組合推測:
“毖勅”可能是由“謹慎告誡”與“權威命令”結合而成的複合詞,可理解為以審慎态度下達的嚴正指令,或通過告誡體現的權威性規範。但因缺乏具體文獻用例,此解釋僅為語義推導,需結合具體上下文進一步确認。

建議:
若該詞出現在特定文本(如古籍、碑刻或宗教文獻)中,請提供更多語境以便精準分析;若為現代生造詞,可能存在書寫誤差(如“毖”或“勅”的形近字混淆),建議核對原出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毖勅》的意思

《毖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細緻地闡述命令或行政法令。這個詞語多用于古代皇帝的命令或诏令。

拆分部首和筆畫

《毖勅》的部首是毛字旁,部首筆畫為4畫。

《毖勅》總共由15畫構成。

來源和繁體字

《毖勅》源自《說文解字》中的“毖”,意思是明察,再加上“勅”,意思是聖旨。所以,《毖勅》指的是聖旨詳細明确。

在繁體字中,《毖勅》的寫法為「愊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有些字形可能會有變化。《毖勅》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愍勅」,但意思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

1. 皇上向諸臣下達了一份毖勅,詳細要求每個官員完成的任務。

2. 古代皇帝頒布的毖勅至今仍被人們傳頌。

組詞

相關的詞語有:毖然(意思是明察、細究)、勅谕(意思是聖旨、诏書)。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明确、明示、命詞。

反義詞:誤導、含糊、不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