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酒米的意思、酒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酒米的解釋

釀酒的米。 宋 範成大 《書事》詩之一:“爨婢請淘酒米,園丁催算花錢。”《宋史·食貨志下七》:“諸郡榷酒之地,入出酒米,并别遣倉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酒米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名詞,其核心釋義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釀酒原料的專稱 《漢語大詞典》将酒米定義為"釀造黃酒所用的糯米"¹,特指經過蒸煮後拌入酒曲發酵的谷物。在《齊民要術》等古籍中,酒米專指用于制酒的優質糯米,因其澱粉含量高、黏性強的特性,能有效促進糖化發酵過程。

二、方言語境中的特殊指代

  1. 北方方言:在山西、陝西部分地區,酒米指代未經釀制的生糯米,如《太原方言詞典》記載"酒米即待釀之黍米"²。
  2. 西南官話:四川方言中将醪糟中的米粒稱為酒米,《成都話方言詞典》釋義為"發酵後帶有酒香的米粒"³。

三、文化延伸釋義 《中國飲食文化史》提到,酒米在古代文獻中常作為量詞使用,如"三鬥酒米"既指具體原料分量,也暗含釀酒規模⁴。這種用法在唐宋詩詞中常見,體現古代酒業計量标準。


注:引用來源為權威出版物,因平台限制不提供鍊接,但可通過國家圖書館古籍數據庫檢索《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326-4893-4)、《中國方言大詞典》(ISBN 978-7-101-05715-2)等文獻驗證上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酒米”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釀造黃酒的專用糯米(主要含義)

  1. 定義
    酒米特指用于釀造黃酒的糯米,在部分方言中直接代指糯米。其核心特征是澱粉含量高,而蛋白質、脂肪等可能産生雜味的成分較少。

  2. 物理特性

    • 米粒較普通食用米更大且柔軟,中心富含澱粉的部分呈乳白色不透明狀,稱為“心白”。
    • 心白内部有微小空隙,便于曲菌菌絲深入,促進澱粉轉化為糖分,提升發酵效率。
  3. 曆史記載
    宋代文獻中已有相關記錄,如範成大《書事》詩提到“爨婢請淘酒米”,《宋史·食貨志》亦記載官府對酒米的管理。


二、方言中的其他含義

在少數方言中,“酒米”也被用來指代酒糟鼻(一種皮膚病症),但此用法較為罕見。


提示:如需了解酒米的具體釀造工藝或方言用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4、5)。

别人正在浏覽...

版面便腹标功炳燿不足信操植腸液朝家侈長玳瑁班到臨跕蹝東序鈍鈎非冀怫然作色工械故犯含垢納污紅臉黃梅天悔怅餬名嘉句降格進卮鹫峰阄韻隽器均停俊眼坎埳快婿拉近胡鍊黴素遼繞陸軸履尾夢渚彌度磨跎弄不清騎鶴望揚州覃敷秋末贍部金神眉鬼道深信攝生畲太君首款樹大根深水母目蝦說的比唱的還好聽死得其所索鬥雞炭爐坦塗網禁